第一百五十三章 - 再遇公孙(1/2)
越过大河我知道从山西到了陕西不过有了“元齐族长”的新历史展会走向什么方向我真不敢轻易下结论后世还会再有这些地名吗?
数千年以后哪怕我现在给它们命了一个名恐怕也早就被扫进故纸堆里了吧。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从后世的信息知道我刚才经过的大河东边这片土地上有一项重要而丰富的矿产——煤!
山西是煤海啊!
可惜我现在还用不上!
只用来作为燃料的话用煤是一种在原始时代极不经济的行为。在煤的原产地或者还能就地取材要是远隔千里之外再运大量的煤过去一定会被族人笑死。
难道还愁缺柴烧么?
无边的森林为原始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燃料来源!
就算在太昊这样的人口聚居区城外不远的林区就足以保证族人千年也用不完的燃料!
当然这是在太昊城规模不再扩大人口保持现有水平的情况下。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有一天太昊城或者其他的城会大大越现有的太昊城规模。但到那个时候相信煤的运输不再会是大难题了吧。
回过头再看一眼“煤海”我们继续向西奔去。
计算了一下路线现我们应该是沿离开姜氏时的路反向往西但位置应该在北方一些地形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姜氏出时牛神山那边是大片的山地但过了姜水就有大片的平原姜氏许多以牧业为主的部族就在姜水对岸生活。
但我们现在经过的都是略高一些地坡地。途中也经过了几条小河但都没有如姜水那般宽广的河谷在西行路线的北边远远可以看见连成一片的高地没有山的锋锐却如同将天际整体抬高了一大截。
从我们脚下的土地看这里的泥土已经是黄土地了那高处不就应该是黄土高原了么?
从草丛、树根间偶尔露出的黄土和远处高地上地莽莽森林。都让我无法将眼前的地方和后世的黄土高原等同起来。老天该经过怎么样的巨大灾难才能让眼前地丛林变成后世的黄土地啊!
过了大河两天以后直入了一条稍大一些的河谷。吕风却似是到过这里对这条河有所了解。
“我们在姜水下游也曾涉过这条河。”他说。
对了姜水是自西向东流大约就在大河转大弯入汇入大河而我们眼前这条河却是自西北往东南流当然是先得汇入姜水的下游才能汇入大河了。
呵呵!原来纷争了百年的公孙氏和姜氏。果然是源于同一条河只不过是分在两条支流上而已。
一路上不断现的陶器和麻布碎片让我们坚信前进的方向是正确地但过了大河五天后我们就难以再寻找前进的正确路线了——前方有大约四条支流汇入了同一条河形成了一个在坡地上难得一见的水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