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十六章 - 炎族新主(2/2)
这个后果让大长老心悸不已。
那就意味着所有的炎族人都将成为黎族的”二等公民”接受多年的欺侮而炎族就将烟消云散更谈不上##宗族的地位了。
实际上付出的只有一个族长的虚位得到的是炎族的继续存在强大战士对族人的保护以及回归故土的梦想实现。
还有比这更一本万利的好事么?
我其实也很看好这个后果以姜氏的庞大人口总量如果让姜由成为宗族的族长那么对黍或粟的种植就将不再受到任何歧视农业展将得到一个庞大人口姓氏的认可。在这个姓氏下的所有部族甚至其周边的部族都将在农业展中受益。
多赢互利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这一天起炎族帐篷区开始繁忙起来姜由打散了原来的部族人口格局将所有炎族人重新分配为十个大的部族分别由黎族的骨干战士担任族长但原来的长老们不变。所有的族内事务都由双方协商决定。
所有地牲畜也重新分配过基本上按人口均分为十部分别由十族领走。
接下来是紧张的迁族事宜曾经作为战骑的牛群成了搬迁的主要运输工具负责背负帐篷及安栅、立帐的木材。
太昊6oo名骑兵所带来的粟米(未炒熟的那种)则大部分成为我送给“新任族长”的礼物作为在姜氏部族展农业的种子。
急于返回故土地公孙氏还没有从磋商中得到最终的结论他们的敌人却已经踏上返乡之路。
我和公孙干、公孙豹他们站在山口上方看着收拾好一切的炎族人终于启程。庞大的队伍缓缓移向草原深处不由得感慨万千。
姜由带领战士在前面开道木驼说什么也要去送行一段我干脆让他率2oo骑兵去支援姜由的迁族行动。
其他太昊战士已经被我打回去我要他们带来尽可能多的粟种以及部分农业、农具、陶器、制铜、建筑、纺织等方面的匠人还有熟悉文字和历法、医术地教师、医生。
公孙氏人口繁多又没有黎族这样熟悉太昊文明的大族随行。我只能尽力而为了。
“有熊族还是决定留下?”公孙干有些不甘地问道。
“除了少数的长老们将陪公孙氏各族回归故土以外其余的族人都愿意留下来耕种这些已经开垦了数代的土地。”公孙豹回答。
各小族的长老会开了多次姬族也同意了不勉强各族的决定但分歧仍是巨大的有地部族竟商量了一个月之久。
有熊族是其中最早决定的也是最坚决的。
姬族出自有熊族实在不舍将有熊族留在此地却无从劝解我这个旁人更加不好去说什么。
实际上在我心目中对有熊族的决定是极为支持的。
农业的展周期太长有这么多现成的耕地加上我即将运来地粟种公孙氏现在所在地这片土地将在今年获得不错的收成。
但我也不会以此为由来劝阻公孙氏各部族多呆一年。
除了因为这是公孙氏多年来的梦想以外。更让我不敢阻止的是他们地去向——越过大河向西北!
那里是后世的中原!
走得更远一些。甚至就会进入河套地区。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他们走向地将是后世华夏文明展的核心地带!
谁知道他们经过多年展将诞生出一个如何强大的部族?
不能阻止那就让太昊族为他们助一臂之力吧!
春汛之前。公孙氏终于带上我送的礼物踏上了返乡之路。
守在山口。看着近2oooo公孙氏族人鱼贯而出用俘获的炎族牛群运输物品和粮食缓缓走向不远处的大河让我回想起亲历原始世界的几次大迁族。
风氏从北方迁回太昊那一次是我全程参与的感触也最深。
莱夷被迫从少昊迁走是我参与决策的略有些悲壮却不让人同情。
由族从太昊迁出走向独立建设好的石头城那一天我几乎落泪却是不舍得友族的离开。
姜由带着炎族走向西方的大山带走我无尽的期许。
这一次却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带着太昊文明的种子走向未来中土文明的祥地。
如同尽了一次对未来历史的责任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公孙氏族人们希望你们带着这些文明的种子一路走好!
在此之前我也在帮公孙干想办法让公孙氏族人能顺利地涉过春寒中融冰乍现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