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 黄铜时代(2/2)
4月底的时候估计各城的庄稼应该已经出苗了吧而我的新炉也已经安装出到位了。
炉外三米处地下用粘土做了许多方槽用于接收铜汁制作铜锭。方便以后制作不同的铜具。
一根陶管从炉门上边一点点伸入到炉壁内。陶管地另一端接上风箱的出风口接头处用兽皮裹上再封以粘土。风箱是固定在砖架上的以防在拉动的时间伤害到和陶管的接口。
这一次为保险起见我先在炉底铺上近8o厘米高的木碳。再倒入被砸碎的铜矿石最大的直径也不过2厘米但只放了力2o来斤碎石就没放了上面又盖上木碳。
炉外5米远的地方放了大量地木碳和碎矿石希望能在炼矿地过程中实现持续加入矿石和木碳。
打开炉门点火后我把炉门立即关上——现在不需要要用它来供风了风箱已经投入工作骑兵们轮流拉动风箱送风。
按我的要求拉风箱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否则会供风不足或损坏风箱。
这一次的火势明显比上一次来得快也更猛半小时内已经全炉通亮我也不惜血本看到炉面上的碳有明显下降就立即让人投入更多的木碳。
不到一小时炉门处已经有铜汁渗出并立即凝结但由于温度太高只能处于半凝结状态刚好把炉门地间隙封住。
一个半小时过后我和木壳将炉门拉开一股红亮的铜汁从炉门处流出来沿陶槽流入坩锅中我看了一下大约六七斤的样子赶紧倒入土槽内。只够铸一块铜锭。
后面紧接着从炉门出来的却是炼完铜后的炉渣我就直接让它流到地面不管了只有少量的堵在炉门处我用陶棍刨了出来。
炉中碳火还旺我让人赶紧投入矿石和碳重复刚才的过程但这一次却只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流出了铜汁看来比较高的炉温缩短了预热的时间。
一天下来到晚上熄火的时候我已经得到了7块铜锭。
守在冷却中的铜锭边我在反思这一天的得失。
看来方法是对的但碳的消耗太大明天已经不能开炉了得炼碳。
煤的应用应该可以降低对木碳的依赖但要是处理不当煤的残留物比木碳可要多得多会不会又堵住炉门?
还有矿石的颗粒应该还要再小一点才能进一步缩短炼化的时间也不容易在炉门处堵塞。
那不是得把矿石打成粉?
没有机械这个要求太高了一点但把颗粒砸得更小一些应该是做得到的。
最重要的是没有锡就不能得到青铜没有青铜铜的应用实际上范围很小。
不管了青铜先不论让我们先迎接黄铜时代的到来吧!
现在我最想做的就是一辆牛车当年的失败还在让我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