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 羊毛代棉(1/2)
##次由带来的还是“姜”族的兄弟部族我猜想这几个部族应该都是同一个大族下的小部族而由应该是这个大族的宗族所以由的全名应该是“姜由”。
但他刻意不说我也不方便问。
新来的族长叫“姜渭”让人感到特别的是他的长像跟姜巨居然有几分相像。
跟姜巨一样姜渭在由面前也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而由对他和他的族人则是随意叱骂也没有人表示不满反而每当他靠近所有的族人都肃容躬身。
这让我对由的身份更加感兴趣了。
但目前的工作则是安置姜谓的近15o名族人更为重要还好工地上为了给族人提供住宿赶制了一批麻布或兽皮帐篷刚好有福余的一部分加上姜渭族人自带的一部分基本上够用了。
为难的是这批族人比上一批还可怜居然连牲畜也没有剩下几只看得出来一路上已经吃够了苦头甚至为了生存将平时视若生命的保底的牲畜都杀掉充饥了。
不过让我感受到吃惊的是这族人居然带了石镰!
这可不像是用来给牲畜割草的工具也不是用来采种籽充饥的而是标标准准收割用的石镰。足以证明我的猜测的还有一个证据——他们的兽皮袋里有一种作物的籽实。我忍不住问了一下姜渭说那叫“黍”!
从籽实的大小和黍穗的形体看这种作物单粒比粟要小得多里面的的淀粉含量要低得多应该就是由曾经说过的那个种庄稼的部族。
难道由——不应该是姜由——说的那个种粮食的部族就是他自己所在的部族?
也有这个可能。
这个部族明显没有见过陶器。他们竟然把整个黍穗放在火里烤然后用手搓出烤得半糊地黍粒嚼食。我让厨房用一顿香喷喷的粟米饭给这个“原始农业”部族上了一课告诉他们收获的植物籽实正确的食用方法。
在紧张的筑城工作中我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这是后勤组的事我本来也没有那么多精力过问。
太昊元年12月3o日我到太昊之后的第一个大年到了抑止不住思念我提前让木驼派人把梅梅、梓桦和元方都带到了太昊。
梓桦已经六岁元方也满过四岁了。
两小家伙给繁忙中的我带来了难得的天伦之乐梅梅除了偶尔到工地看一看以外更多的是骑着清风到草原上去猎狐据说这个季节地狐毛最好做出来的狐皮衣最保暖。没过多久。我住地大帐外就晾满了一块块狐皮。而每天梓桦都缠着我骑马带她上工地跟烧砖的匠人一起搜集木柴。守在窑边一蹲就是半天还喜欢到筑墙的地方看匠人一块一块将砖变成墙。
我常说他会是土鲁叔叔的好徒弟。
但元方就大不相同了木驼才是他的最爱过年前这半个月缠得木驼都有一点头大。先是让木驼给他找一匹小马骑这个要求就让一名骑兵到贸易城跑了半个月。然后是要跟骑兵一起狩猎让木驼瞪大了眼睛。
但小子实在太小了。尽管木匠们专门给他做了一整套“微缩版”马具仍然坐不稳每天出门都抱着鞍桥东倒西歪的小脸吓得煞白。
也让木驼吓得不轻。
除此以外元方喜欢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木驼喜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