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新州案(1/2)
由于之前刘裕说暂时不想和地方官员打交道,所以在他们走了之后,四皇子元朔便让手下的护卫在城里的客栈安排了一间上房供他居住.WWW.而且一应资料也派专人送到了他的房间。
刘裕回到房间后,收拾了自己烦躁的心情。开始仔细的阅读送过来的邸报文书。不得不说,元朔手下的人确实各个精明强干。虽然仅仅是一些往来信函和朝廷的邸报,但却整理的井井有条,都已经分门别类的标识了出来。刘裕先看了关于新州近几年上报朝廷的奏折,内容着实写的花团锦簇,到处的歌功颂德,什么“新州今岁又获丰收,辖下小民缴税后仍颇多节余,遂多拜谢吾皇之圣德仁慈。”,“吾皇之仁义待天下动感上苍,福及百姓。今岁新州粮食丰收、附近的盗匪也基本肃清,加上吏治清明,真真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此实乃新州之幸,朝廷之幸,皇上之幸。”云云。刘裕看了几眼,见实无大用,便放在了一边。又拿起了四殿下元朔属下近期收集的情报。这些情报倒真正的反映了一些事实,因此刘裕认真的看了起来。
此后几天,刘裕成了大家的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窝在房间里,只是不停的让他的马前小卒程风到处给他收集各种资料和情报,其中涉猎的内容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新州的地图,新州的地方志以及近几年来新州衙门断案的卷宗。程风不知道他是何意,因此把这件事悄悄的禀报给了四殿下元朔。元朔倒是没说什么,只告诉程风,但凡所需,尽量满足要求,如果先生不说,也不用问。以后也无须禀报。
这期间,元朔还亲自到刘裕那里去了几趟,一来是表示问候,二来也是想咨询新州差使如何办理。刘裕每次都是敷衍了事,只是说再等几天,容他看完资料。
元朔也不着急,还是按照自己的路子一点点的彻查官员,整顿吏治。地方官员可就苦不堪言了,天天都有被元朔叫去问话的。没有什么事情的倒还好说,顶多也就是挨顿训斥,指责办事不力,消极怠工也就过去了。有事情的一旦被这个刻薄的四殿下抓到把柄,二话没有,直接拔翎夺顶送进大牢,等待发落。弄的最近官员之间都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元朔一边是干的热火朝天,刘裕一边是忙的昏天黑地,日子就在这些人的忙碌中过去了十多天。
这天刘裕看完了最后一页资料,把资料放在了桌子上,轻轻的呼了一口气。经过这些天的奋战,他终于理清了新州方面所有的事情。至于怎么办理,也大致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他知道是该自己出去的时候了。刘裕把桌上的凉茶端起来一口喝尽,感觉自己的脑子似乎也清醒了不少。算了算时间,想来石鼎天巫寒风二人也应该快来了。如果自己再不出现,不说四殿下那边,估计石巫二人也找不到自己。于是朝外面喊了一句,不一会程风推门走了进来。
“先生有事要吩咐么?”
“哦,四殿下那边忙的怎么样了?”刘裕不答反问道。
“据其他人说,进展似乎很慢。以新州总督曹金良为首的人互相推诿扯皮,使得现在查办这几年的事情非常困难。四殿下昨天在大堂上大发雷霆,甚至当场杖责了一名道员。可是现在伸头是死,缩头也是死。因此,这些地方官员倒抱成团了,说什么也是咬紧腮帮子,一个字也没有了。”
“既然是这样,我倒是想去看看。程风,你去通禀四殿下一声。如果可以,咱们这就过去。”
“先生这就随我前去即可,殿下说了,只要先生出关,便请马上过去协同办理。”
刘裕一听,觉得好笑。看来这个四殿下浑没有了前几日的轻松,想来事情多少有些棘手。不过在刘裕想来,既然事情的始末都已经理顺,彻查此案的把握还是有的。没有多说什么,二人直奔新州府衙而去。途中,刘裕没忘提醒程风,如果这几天有人找他,就直接领到他居住的地方安排一下。程风自是领命,着手下人安排。说话间到了地头,离的老远便听到七殿下元初怒气冲冲的大骂,
“你们这帮大小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办事,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你们呢,且不说以往,就这十几天来,我和四哥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为的就是把皇上派下来的差使办好,你们倒好,互相扯皮,互相掩护。生怕被我和四爷抓住你们的把柄。现在我看到你们就来气,一个个满面的斯文大义,殊不知都他妈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今天不把事情说个清楚,你们就准备脱掉身上这层皮吧。***,穿在猪身上都比穿在你们身上强。”
刘裕听着好笑,没说什么。只是让程风进去告诉一声。一会工夫,程风出来领着他从旁边绕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