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书阁论剑(1/2)
“避其锋芒,以静侍动,此招不攻自破!”
易先生无视众人猜疑不解的目光,继续说道,
“大道至简至易!正所谓:动静有常,阴阳有度,此消彼长,盛极必衰。WWW.此自然之道也。对应当年天下无人敢撄其锋的一式‘攻而无为’,乌巴托上师仅是撤后二步而已,赤松道长便已收剑而回。皆因两位俱是修为达至宗师级数的武学巨匠,怎会不明其中道理。”
“进退只是动静转换之象,根本无关胜败归属之分,所谓退让有碍颜面之说,实为凡人俗心自扰罢了。”
“啪……啪……”
鼓掌声骤起,慧空大师慈颜喜色,抚掌赞叹道:
“易居士所说‘以静侍动,不攻自破’之言,不但契合‘破空用空’的精妙,而且深得道家万法自然之宗旨,尤其一句‘凡人俗心自扰’说得更是恰到好处,说得好啊……”
“贫僧记得当年怀雪师兄曾讲述过那一战的武论要义,大体与居士所言并无不同。由此可见,居士对昔年二大宗师之战着实苦心探究过一番。嗯,贫僧现在很想知道,居士对那第二式‘守而用空’又作何解呢?”
原本尚有怀疑的席间众人在闻知昔年佛门圣僧怀雪大师也作此说之后,人人才显露出心悦诚服的表情。
阴炫,轩云卓以及月晓风三人更是闻言一震,前者二人是明白己身过于执着一念,甚至也有类似颜面问题的心病,因自知犯了剑道大忌而感到惭愧,后者则是因有所明悟而大生喜悦之心。
阴炫心知已先输一阵,但自持身份岂甘示弱,暗运邪功心法,旋又回复寒意盈盛的眼神,面无表情地冷然一笑,道:
“这么说,在下方才已经破解先生那一招了,如此就请先生示以第二式吧!”
易先生神情平静不以为许,将掌中鞘剑一收,驻剑于地,说道:
“第二式——赤松道长云:以心御剑,感气之虚实辨势之强弱,觉极向之异同分动静之阴阳,始能有灵,灵性归附玄牝之门,致静入玄,蕴玄化空,奕空于守,令敌攻则不知其所攻,故称之为‘守而用空’。”
言语间皱眉又自一叹道,
“此一式‘守而用空’的诀要关键处,有关于‘玄牝之门’的说法,出自道家宗门巨著《道德经》之中,原文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论及实修究竟所指何意,自古以来道宗门人便颇多争议,无从考证。”
“抛开这些暂且不谈,窃以为,此式讲究的是‘寓灵于空’四字。易某自知修为浅薄,若纯凭招法的施展,恐怕很难传达此式剑意本身静空灵妙的境地,虽然难免画虎类犬之嫌,但也唯有尽力而为了。”
说到此处,易先生挺胸阔步双足开立,双手共持于鞘剑柄端,直臂举剑,置于身际丹田元海之前,剑身半倾与肩等高,斜指向阴炫所立之处,目光淡淡掠过鞘尖望向阴炫,道:
“阴炫兄,今次是你攻我守,请!”
阴炫冷眼观望易先生岸然伟立的持剑英姿与此刻守望于鞘尖一点看似空泛无神的目光,窥探蛊惑心神定力的邪功异法早已悄然无息应运而发,然而巡视半响,对手的心神竟仿若空无一物般,甫一触及便透析而过毫无所获,阴炫隐约感觉对手似是极为熟悉此等邪门密法,故早有防范全然不惧。
阴炫见邪法施为无效,仅剩硬战一途,眼中精芒立现,肘挺臂伸,掌劲催发,鞘剑笔直朝前,遥对五尺开外处的易先生,凝神注视,决不放过对手内息吐呐间任何细微的一举一动。
以招搏招,不似寻常正规剑斗,讲究的是意势气劲等各方面实力的无间配合,而是注重以招破式、以快打慢、以巧挫拙,凭的是各人在剑道磨砺中纯粹的剑技修行经验。
阴炫显然看不出易先生此时持剑而守的姿势,与玄奥至深可使敌不知其所攻的那一式“守而用空”究竟有何相通之处,因为他已洞悉出,至少三处明显的破绽所在——
对手双足开立,间距过长不益于步法,两手持剑灵活度大减利攻不利守,鞘剑半倾离身尺余宜近搏不宜远防……对手用意仿佛与防守一道完全背道而驰,大有与己贴身一战之意。
当下出于一探虚实的机心,阴炫掌中鞘剑骤然而动,划空虚晃出梅花形点刺进击的轨迹剑花,脚下则不露痕迹地挪步趋前,顺势将两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至双剑足以交替互击的三尺之内。
而几乎就在同时,易先生的身形犹如鬼魅般,略微斜斜地移动了一处方位,移形换影后的位置,佐以猫身蹂进虚步实踏的持剑姿势,堪堪切入阴炫鞘剑击出后,斜偏鞘剑三分二,距离身际二尺半之处的空当……
变生肘腋,阴炫顿生感应,立时惊得冷汗沁背,“寒魄真气”应急而发,乘鞘剑挥卷出一股寒流驱敌之际,他全身而退回复进击前的姿势,骇然望定对手依然如前仿若从未动过一般持剑而守的身形,心中蓦然忆起些什么。
阴炫心计萌生拿定主意,疾步趋前,鞘剑破空,在迂回诡秘的步法配合下,仅靠腕劲掌力施展的三式剑招,精辟独到地充分体现出“快、准、狠”三字要诀,毫不修饰地直取易先生左、中、右三侧要害。
一招三式,力度不同,目标各异,流畅自如的衔接角度、方位以及看似漫无边际的闪挪掠空动作,都好像完全针对易先生魅影穿梭般移动的身形空档处有的放矢一般,尤其佐以虚实相间恰到好处的鞘剑劈击,更让人生出占尽先机的强大威慑力。
※※※※※
易先生自知对方看破己身步法中暗藏的蹊跷,先机已失,但静水不波的心神丝毫不为所动,传承来自邪门六道的“紫魅潜踪”身法,在他不紧不慢的催发之下,从容自若地游离于对方动静快慢的节奏转换之间,总可以在对方鞘剑千均一击前的瞬间毫发空隙中一闪而过,而且每趟踏足之地偏又正是阴炫全力一击后剑式新旧气力交替的死角所在,掌中鞘剑始终处于守势虽未有任何动作,但近在咫尺的鞘尖暗合奇正相生的胁迫规律,或沉或微或倾或敛……作不规则的颤动,已将阴炫惊得不等剑式用老便身不由己地退回原地。
阴炫回剑收势,心下明朗,因方才三剑已完全证实自身的某些猜测,故而并未因败退而显出丝毫忿恨不满的情绪,相反却在此时挂剑束于腰际,略整衣衫,神情轻松洒然一笑,道:
“先生以鬼神莫测的身法致使对手攻而不知其所攻,虽然与赤松道长‘守而用空’的剑中本意并无相通之处,但却独具异曲同工之妙,佩服佩服!在下甘拜下风,至于方才言语中屡有冒犯之处,还望先生海涵!今次暂且别过,他日若有机会再向先生讨教一二了……”
“对了,还要拜托先生替在下向‘圣母’她老人家请个安,就说今年寿诞,阴小子必然准时奉上重礼以贺!”
接着又朝慧空大师拱手躬身,道,
“嗔言妄语叨扰大师,实在罪过,异日有缘定当当面请罪,并聆听大师开示,但今日在下因身系要事不便久留,所以就此先行告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