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节 美丽的高原红(1/2)
用了两天时间才到了地方,在一个山谷的平坝子上,一问才知道玛沁原来是个县城不是那么个寨子哦!那个寨子是大头人,在藏历正月祭拜圣山时搭建的。
经过一天商谈定下了,大头人拨出他现在所拥有最大的金矿专供这只部队的军饷金矿,并不是所有挖出来就是金子了,选矿啊炼金,一天产不到好多金子。而且没有机械的帮助产量就更低了]。当然财务归大头人派的人,就是陈德仁。杨剑威也终于知道了,那位穿长衫的,叫陈德仁是个清末的一个秀才。正在体验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很崇高的活动,被马匪盯上,准备搞点创收。被当中被大头人所救,逢新政废科举,就留在了这里。这次大头人让他协助杨剑威在农奴中选人组成什么靖藏军昌都支队玛沁特遣队。估计有什么面授什么仗打的老火了或者没什么奔头就换个山头,说白了只是大头人只是借用下刘大帅的名号,把队伍拉出去挣个名分,顺便找的到不要钱的教练。
换了一身这县城好不容易才找到,前几年蔡锷大帅派兵进藏,当时苦啊!带的纸币在藏区没人用,又没的什么金子什么的,又不敢抢只有用军姿和藏人换东西,多数为枪械子弹什么的,其中也有一批被服被,放在了大头人的库房里十多年了,还是被陈德仁找了出来。终于派上了用场!给杨剑威找了身衣服,穿那1米75的身材上,在加上在部队几年练出来的精神头。虽然有点旧,但还是象个样子。太单薄了所以里面还是穿了以前的内衣毛衣之类的。
小山顶上一昨小庙。看了看时间感觉差不多了,该来的因该都来了。“有劳德仁老兄。我在这说一句你翻译一句。”杨剑威对陈德仁拱手示意道,然后转身对着底下站的人敬了一军礼。戏台子下面站着一大群人,有一部分手上全被拴着的。都是大头人按杨剑威的要求。挑选的17岁以下14岁以上的伶俐青年,拴着的是农奴。特别重矿山选了一大批年少农奴。对于这个大头人很轻松就答应了17岁以下的只能算半个劳力吃的又多。
“藏族同胞们。自文成公主进藏以来,我们汉藏就都是一家人了。自古历朝历代拉萨又为中央之任命,现今又有五族共和之国策。”杨剑威停下来,两眼看了下陈德仁。德仁麻利的用着藏语喊了一阵。德仁说完看了杨剑威一眼后。如此杨剑威继续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大帅和你们大头人要成立靖川军和靖藏军。”
“只要参加了,是自由民的给安家费;是农奴的以后就是自由民。”杨剑威顿了一下等陈德仁翻译。
“这个军不是一般的大头兵,拿的是双响!你别不相信!玛沁头人拿出其中1个最大的金子矿专供你们的响钱。将来还有当排长当连长,团长军长也不是不可能的!”杨剑威顿了一下等陈德仁翻译。
“愿意的就留下,不想干的,我瞧不起你们!只晓得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喝西北风,可以滚了!”杨剑威顿了一下等陈德仁翻译。
绝大部分自由民的孩子们听说可以走了并不是都要参加心里松了口气,三三两两的走了!农奴们的孩子们听说给自由之身都毫不犹豫的留下了。虽然陈德仁用着询问的眼神看杨剑威,杨剑威假装没看见。等要走的走完了,杨剑威整理了下衣服说道:“并不是只要你想当,就当的了。你们开始选择了我,现在该我选你们。这叫双向选择。”杨剑威说完看了下周围的环境
“谁能够读书写字举手,举手的都出来,看到那边那条河没有!去河边捡个鹅卵石回来。快,快,快用你们最快的速度。”杨剑威看指了西南边2公里多远的那条河大吼到。陈德仁也配合着杨剑威的语气强化了他翻译的语调。也不知道到底是黄河还是长江的源头。
一大群人当中,只见十5、6个人虽充满疑问,但还是一溜烟小跑开去。看看表大概7、8分钟的样子,跑的最快的都快到河边了。杨剑威招呼着一旁的十几名护卫把农奴手上的空闲中,对着竟剩的几个青年说到:“刚才叫他们做的你们都知道吧。记得一块鹅卵石。好了你们可以出发了。”再笨的人也是知道在选拔了,所以自由民青年们呼呼生风的跑了出去。远处的跑的几个人,看着后面出发的几人。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加快了步伐。
第二批人刚跑出去两三百米的样子,杨剑威对着还在解绳子的农奴们吼到:“我只要一百人。最先回来的一百人。要想以后都不在被***的绳子绑着。就超过他们。现在马上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