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谁是土匪(上)(1/2)
就在肖麒与敖润在马车旁展开追逐战的时候,不论是金刀佣兵团的佣兵们,还是整装待发的马贼们,都不由自主地把视线集中到了这两人的身上。
伯特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就好像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筷子上夹着半截苍蝇,而另外半截却已经进了嘴里一样。
很显然,肖麒与敖润玩闹似的举动,已经成功激怒了这群马贼。
妈的,太嚣张了!众马贼心想:老子们打家劫舍、劫道绑票那会,好歹也是风里来血里去,在刀尖上讨生活的。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被人忽视到这种地步,这面子要是不争回来,以后“灰匪党”的招牌可就彻底给砸了!
一想到这里,第一梯队的马贼身上,猛地爆发出一股惊人的杀意,不少盯着肖麒与敖润的马贼,眼睛都开始泛红了,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这两个王八羔子砍碎了喂狗。
马贼这个行当,除了多一匹坐骑,跑的比土匪快一些,基本与土匪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干的都是打家劫舍、勒索绑票的买卖。一般来说,这世上的土匪大致都可以被分成三类:
第一种是业余型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兼职土匪。这类人,白天或是种地劳动、割草砍柴,或是买卖营生、做点小生意,乍一看,是百分之百的良民。而且这种人都能做到对上孝顺父母,对下呵护妻儿,平日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即便是吃了点小亏,也不会动不动就与人结怨,完全是一副小老百姓的姿态。
可一旦到了晚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约上几个亲朋好友,起出藏匿的刀枪棍棒,用黑巾把脸一蒙,就算开始了夜生活。遇上有走夜路的客商或是车队,如果实力允许,就一拥而上,抢劫财物。被劫者一律全部杀死,为的是不留活口,以免后患。尸体也要弄到僻静处埋掉,不留半点痕迹。抢劫得到的财物不论多少,一律平分,以补贴家用,改善生活。
这种土匪的隐蔽性很强,又心狠手辣不计后果。他们杀人的时候绝不会有所谓的犯罪感,只认为是正常的营生,和种地砍柴、贩卖商货一样。他们即使发了大财也不动声色,照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上找茬的也是唯唯诺诺,不与争吵,所以一般很难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
第二种则是专业型,又叫职业土匪。这类人天生就不喜欢过安分日子,骨子里流淌着冲动暴乱的血液,尤其是一到好人群中就会找不到感觉,你要是用“好人”这个词来称呼他,他会觉得你是在骂他,非跟你翻脸不行。
这一类人大多成群结队,啸聚山林,抢占地盘,安营扎寨,有自己的一片山头。他们的根据地往往设立得很偏,一般是官方难以纠结大批军队强攻的险要之地,而且防御设施建设得都比较完备。
职业土匪地内部等级很森严。而且大多有自己地王法。有自己地价值观和是非观。他们分工有序。各负其责。充满了敬业精神。就好比是现代地一家大公司。除了董事会外。还设立了各个部门——负责打家劫舍地。负责绑票勒索地。负责打埋伏劫道地。负责打闷棍地……
他们几乎都执著地保持个人崇拜地传统。大当家地意志是不可违逆地。他们一个匪窝就是一个小社会。甚至还有内部货币流通。这类土匪地势力往往很大。一窝土匪地数量至少也在一二百人。他们不惧怕官军。也不刻意地隐瞒自己地身份。平日里干着打家劫舍、劫道绑票地营生。闲暇时也会三五成群地“下山”溜溜。
至于第三种。就是类似伯特率领地这支“灰匪党”马贼团伙了。之所以将马贼列为第三类土匪。最主要地原因还是在于马贼们大多是以打家劫舍为主。极少干绑票劫道地买卖。凭借超出一般土匪几倍甚至几十倍地速度。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冲破小镇、村庄这类防御设施不完整地地方。迅速将里面地财物洗劫一空。然后在官军赶到之前。呼啸一声。撒腿就跑。
马贼地数量不会太多。一个最大地马贼团伙也仅仅只能维持在两三百人。不像土匪窝。成千上百都能装得下。马贼对于坐骑地要求很高。因为这关系着他们地战斗力和机动力。比如伯特率领地“灰匪党”。便是将马匹统一成二阶崇毛野马。这种单一地马群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马贼地战斗力。
马贼们情绪地变化。直接反应在了脸上。
这股腾腾地杀气。顿时将佣兵团地气势压制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