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情照片”(1/2)
临近响午,北门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稀少了.
这就是农村集市的特点——再大的集市也挨不过中午,如果小一点的集市,叫“露水市”,露水一干,市也散了。不过,山阳县城北门街的小百货市场不完全是集市,这里虽然也每逢农历双日集市、午后散市的时间特点,但这里的卖家和销售的商品又不同于一般集市。山阳县城和枣溪小百货市场在文革中已出现,不过极不稳定,时兴时灭,视“革命形势”而定,风声紧了就消失,风声一过又冒出来。从1979年春天开始,竟然再也没间断过,到了1982年春,已是第三个年头了。100多个摊位错落有致地排在北门街两旁,颇有些规模。
此时,北门街虽不如刚才热闹,但也三三两两的有些顾客,有几个摊位上还在一本正经地讨价还价。程秀芳今天很开心,做成了好几笔批发生意,算算至少可赚30元。她一边哼着歌,一边低头整理着被顾客翻乱了的商品。她不像别人那样拿米筛或塑料布用来摆商品,而是让人做了一块有边框的木板,她卖的商品总是整整齐齐地摆在木板上,有小玩具、发夹、牛皮筋、打火机、钥匙扣,还有今天才开始卖的明星照。还别说,这些小玩意儿,国营百货店就是买不到。
“谁让你卖色情照片的?”
猛然听得一声吆喝,程秀芳惊得一哆嗦。抬头一看,两个戴红袖套的站在摊前。讨厌,又是他们!以前他们老是咋咋呼呼地来赶,不让摆摊,为此程秀芳和“同伙”还跟他们捉了好一阵迷藏,他们来了,拎上旅行袋就走,他们走了,又摆开来卖。后来大家干脆不跑了,他们来了,就一齐跟他们吵架。由此程秀芳感受到“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意义。最后居然搞得“干部”没招了,毕竟不是“文革”了,现在只要每天交三角钱管理费就可以安心摆摊了。可是不知何故,这两个“红袖套”有事没事总找程秀芳纠缠不休。
程秀芳一楞神,一个红袖套已抓起一叠照片叫着要“没收”了。程秀芳俏脸一红,急忙争辩:“那是明星照,不是色情照片。”“还不是色情照片,啧啧,半个**都露出来。”说话间,红袖套眯着眼睛痴痴地看照片。
突然,他手里的照片被人劈手夺过:“没见识,那是香港明星演出服。”
“国梁!”程秀芳惊喜地叫了一声,眼泪夺眶而出。
来人是程秀芳高中同学龚国梁,他比两个红袖套都高半个头,凛凛地站在他们面前,透出一股英气。
“你是什么人?轮得上你说话!出售违禁商品我们就得管。”红袖套给龚国梁说得恼羞成怒,想夺回照片,看着高大的国梁似乎有所顾忌,就一脚踢翻木板,木板上的小商品撒了一地。龚国梁脸都气白了,逼视踢木板的红袖套:“你把它们捡起来!”红袖套如何肯捡,这是他们习惯性动作。双方正在僵持着,旁边走过来一位黑瘦的中年人,他拍拍龚国梁的肩膀说:“年轻人,消消气。”转脸对红袖套严厉地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土匪行为!”听到瘦小的中年人居然骂他们“土匪行为”,伸手就朝他胸前衣领抓去,被龚国梁一掌格开。此时,另一个红袖套看到大步向他们走来干部模样的壮汉,如见了救星,大叫:“贾局长,有人在这里捣蛋!”“贾局长”对他们视而不见,而是朝着中年人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项书记”。
龚国梁闻声怔了怔:他就是新任县委书记项刚华?
项刚华到山阳担任县委书记还不到一个月。来山阳上任前,他去看望母亲,母亲跟他说:“山阳这地方很穷的,你去当县官要好好为那里老百姓做点事。”他听说北门街有个小百货市场,今天上午就过来看看,为了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他没让秘书小黄跟来。他在北门街边走边问,已经向摊主和顾客了解了不少情况,听到这边吵架才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