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管理政策(1/2)
第三十四章:管理政策
时间到4月的时候,第一批走私过来的设备在一批在上海装卸,一批在福州装卸,在上海装卸都是和国家合资的工厂设备,至于在福州装卸的,则是运回赵家村办厂用的。
随后这些工厂的技术人员也都坐船来了!这是第一批招聘到的人才,一共四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还有三百人是高级研究人员。这些人一到,马上被国家拉走了一大半。
技术人员主要是那些合资的工厂要用,而研究人员,则被拉走了90%,只有10%的人是皇汉公司用得上了的。
赵文杰倒是没事情,再次回学校上课去了,倒是把催俊忙得一塌糊涂!那么多工厂等着办,关是管理就是一**烦。
催俊想了很久,终于采取了措施,所有皇汉集团旗下的企业,都进行独立核算,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单算一个产品的盈利,而是一个产品下面的每个制造零件的企业独立核算盈亏!这样一来,哪个环节出问题找哪个环节。
当然,这样一来,也就是按照市场化来经营,比如说摩托车组装厂和发动机厂之间,发动机以市场价卖给摩托车组装厂。如果说质量不好,价格又高,摩托车厂可以去其他地方进货。这样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的局势,想要不被淘汰掉,只能努力完善产品。
这样一来,管理层也又了更多的权力!催俊地工作就是负责调派管理人员。决策企业大致方向等等。
按照计划,皇汉集团将建立一个中低档轿车的制造区,一个货车制造区,一个农用车制造区,这次qiangjie公司在苏联收购的重点也有汽车工业这个项目,几乎把高尔基汽车工厂给搬空了,收购了一个产业链下来。
计划里。这个生产区内将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到发动机。小到螺丝钉!这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有的零件制造需要在其他地方选址,当然,零件并非全部由皇汉集团旗下的企业来制造,其他企业也可以参与。
如此大规模地设备到来,几乎让赵家村的几个工业区都做了一番升级,发动机厂升级了,家电工业区也升级了!
最重要地是。将要和国家合资开设一家机床厂,和设备制造厂,有了苏联的顶尖精密机床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设备被国际封锁的问题,科技实力绝对会提升一大截。
其他要办的工厂就长长的一大堆名单,塑料厂、肥料厂、钢铁厂、炼油厂……
有的自己独资,有地和国家合资,有的和其他民营企业合资。这些东西几乎都是重工业,轻工业苏联不行!轻工业有大量廉价的农民工,也不需要技术含量,在中国是能发展起来的,就是农民工们的待遇不正常。外国的工资几乎是国内劳工的20倍。
赵文杰给催俊定下的要求就是,这些企业。要以科技为本,质量为上,市场为主!生产产品时要注重科技含量和质量程度,还要做到产销结合!随时跟上市场地变化。
而随着皇汉集团和国家合作,‘qiangjie’公司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开始在苏联频繁的活动起来,购买军事武器、走私工厂设备、购买机密文件!寻找高级研究人员!整一超级倒爷公司!
有的东西俄罗斯政府是不允许走私的东西,但下层却不是这么想的,现在俄罗斯地大部分财产已经集中到了一小戳官员的手里,下层为了钱。事情干不出来啊!打通那些负责人。偷偷走私出来就行。
有的从陆地走私到国内,有的从海路走私到国内。
除了转移到国内的那些东西。皇汉集团在俄罗斯还是有许多产业,石油、天然气,这些是转移不了的,所以‘qiangjie’银行从最初的只办银行业务转型成了皇汉集团的分部,负责运营俄罗斯的产业。
赵文杰是深知俄罗斯未来的情况,黑道横行!官员腐败,所以对这两个集团,一个自己建立一个,一个极力拉拢。
黑道方面,从保安公司调集了上百人前往苏联发展保安公司,这是明里地力量,暗地里再发展黑道。
俄罗斯穷啊!都穷得连军费都弄不上了,俄罗斯现在已经开始拍卖国有资产了!油田、工厂,都在此列。
油田实在是非常便宜,一两亿就能拍一块!知道这个情况后,赵文杰马上让苏联分部汇报上来地消息,没有犹豫!直接买,这时候在俄罗斯,让其他金融寡头目瞪口呆的情况出现了。这个qiangjie公司实在是太财大气粗了。原本预计2亿就能拍下来地油田,竟然被他们叫到了3亿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