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节 工厂竣工(1/2)
观现在中日态势,我们偏守于西,西南和南方一带。t3是日军大占优势,但日本人和一部分外国人就把这种优势肯定得过于片面了。而根本没有发觉他们的致命软肋所在。”
“软肋?什么软肋?”汤恩伯性急的问。
“国小兵少,控制我国的地盘又太广!”唐雪啸概括的说。
指着地图上被大面积表注的日占区唐雪啸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经过中日一系列的会战,我们损失巨大,可日本人损失也不小。他们又占了我们这么大的一片国土,想要面面具到的一一守住,守牢,那他们则要分出多少兵力出来?那肯定不现实。肯定会充斥大量作战能力低下的二线部队和伪满军队。但这么多地盘和这么多军队,以小鬼子的国力物力,在短时间还行,但和我们打持久战,小日本它们负担得起吗?兵书有云:最毒之处,莫过断粮。粮食他们还可以用以战养战的方式筹集,但军需物资和弹药呢?总不可能也能从老百姓家里得到吧?”
“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了,但这仗该怎么打?”老蒋也不耐烦了。
唐雪啸只好竹筒倒豆子,实打实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在部队补充完毕以后,以阶梯状的方式对武汉进行以西,南两面围住武汉。以连,营为单位的小股部队不停地对武汉之敌进行骚扰战,不求杀敌但求保全自己,让日军不得安生,让武汉变成一个拖住日军的大泥潭。一则吸引和拖住日军主力,二则通过实战让这些补充的新兵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和格的士兵。”
“而这时,在日军主力被我拖在武汉这个大泥潭之时,其他各战区驻军,也以骚扰战,偷袭战为主体,对日军各个防守较为薄弱之处实施此起彼伏的波浪式攻击。一则让日军不停的流血,使他们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防守力度,变得更加惨淡。而我们就更容易积少成多的积小胜为大胜。二则在国际上造成我国正全面反击日军的表象,让那些对我们失去信心的美国佬,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转而对我国增大援助力度。”
“那要是日本军队对我围武汉之部队发动强攻怎么办?”何应钦问道。
唐雪啸回答:“我们就以阶梯之队形,互相掩护,节节抵抗,把日军引到附近的山区之中。而进如以浓雾天为多的山区以后,小鬼子的飞机和坦克就都将失去他们的优势,而我们则以熟悉的地理环境和优势的数量的部队,对这些感于冒进的小鬼子进行灭绝性地打击。”
“为了守住已变成他们大包袱的武汉,他们即便的对我们发动攻击,也不会倾巢出动的,他们也怕被我们夺回武汉对深入我们腹内的小鬼子包了饺子。现在可不比当时的沪会战,当时他们如打不过还可以乘船从海上撤退,在这西南的山区之中如被我们掐断了后路,要想营救可就鞭长莫及了。”
一众将领在下交头接耳。蒋介石脸上阴晴不定。好半天后才开口发话:“兴华也言之有理。但如不夺回武汉。无法利用武汉地铁矿铁厂。怎么来获得钢铁制造枪炮?怎么来发展军力?毕竟我们还能控制生产地铁矿和煤矿太少了。”
何应钦接口说道:“是啊。四川只有几处产量很小地铁矿。根本就不能满足需要啊。兴华考虑还是有所欠妥。没有刚铁资源。我们还谈什么壮大啊。”
“四川有优质地大型铁矿!”唐雪啸这句反驳。让整个会场一下就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在哪儿有?”最先反映过来地蒋介石一把抓住唐雪啸地胳膊大声地问。唐雪啸指着地图上地川交汇处说道:“这儿有一处叫平江乡地地区。有长江水道上是贯通川地渡口。根据一些传教洋人所发现并传到国外地消息可证实。该处有一大型地优质磁铁矿。而在其附近还有提炼钢铁必不可少地粘土矿和大型煤矿。而附近地长江也能提供炼焦制钢地用水。只要有设备运去开矿建厂。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乎都不需要再进其它原材料就可源源不断地从里边生产地适用于造枪制炮地优质钢材。”
“这情报可靠吗?”何应钦激动地问道。他都快被这天上掉下地大馅饼给砸晕了。照唐雪啸所形容地情况。这个铁矿简直就是一个洞天福地。炼钢制铁地一切所需地原材料那儿都有。那这天生地便利条件可比上武汉铁厂。那可不是才强上一星半点。
在自己以前地时代攀枝花钢铁公司地大名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地。“可靠率100%。要不。学生愿用脑袋。但是此地偏远,虽有不被日军飞机轰炸之险,但由t(要运人员物资进去开矿建厂,到也不是件易事。”唐雪啸给俩大佬保证了。但又指出了具体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