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节 杭州琐事(1/2)
工人们都立即回家收拾家当准备天明就出发。而唐雪啸则问起赵署长去上海的路线来。赵署长介绍起上海目前的情行:最危险的路段也就是这儿至杭州一线,但过了杭州后到上海,虽说是敌占区,但由于日本人不愿杀鸡取卵地竭泽而渔,也为了有个相对与宽松的环境便于他们和其他国家进行倒卖从我们各处掠夺而来的各种物资,所以通行是较为安全的。而尤其是上海的公共租界区和法国租界区则更是如此。日本人不仅没有派兵占领,而且各国商人和情报人员纷纷驻扎该地。
中统军统都明里暗里都在租界区就自己的窝点,我方一些急需救治的高级将领也是被秘密运到上海的租界区找外国人救治,就连新四军也能通过一些他们自己的秘密道路运一些别国需要的矿产进入上海去换他们需要的武器和药品等。“现在的上海就是一个冒险者的乐园,危险和发财的机遇共同存在的神奇之地。”赵署长的总结语。
见唐雪啸此行的目地是上海。赵署长给唐雪啸指了条明路:日本人为控制沦陷区的出口丝业,在上海成立了‘华中蚕丝株式会社’。我方为给抗战积累资金也把生丝运到上海卖给日本人,而日本人为了便于倒卖敛财,所以对我们运去生丝的船只是友好放行的。只要唐雪啸装着是生丝商人,乘坐运送生丝的船只进入上海,那么九成九都会是一路畅通。
见赵署长说得在理。唐雪啸一行的身份就又变了。唐雪啸一身白西装头带礼帽的成了‘金丝苑丝绸商号’的少东家。雪莹当仁不让地成了少奶奶。郭二宝成了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翻译,潘鹏则和俩个特种兵扳着小伙计。苟兴才则带着一名特种兵留在兵工厂,等待着唐雪啸的电台指令,随时发动飞机去上海支援和营救唐雪啸一行。
乘坐上一艘运送生丝的货船后,赵署长给船老大和所有船工通一了口径。然后又对唐雪啸说:“你们放心,其实这些船工都是我们军政部的人员,他们一边负责和日本人做生意,一边探查日本人在江浙一带的动向。”
唐雪啸苦笑道:“这点我明白,为了抗战,我们和日本人是死对头。但为了抗战的最终胜利,又不得不和他们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生意,好为我们积累抗战的资金,生意归生意,打仗归打仗。”
告别赵署长后,运送生丝的货船一路顺水东行。经过中国防线时船只一路畅通无阻,而进入日本防区时,只有一小队日本人上来验看货物和检查有无武器电台等违禁品后便草草放行。其顺利的程度让唐雪啸一行互相大眼瞪小眼的发呆了好一阵。
郭二宝一声长叹:“枉费我编了好大一肚子对词,看来是用不上了哦。”
其他船工则一副见惯不惊的淡然。
船只一路继续东进几天之后便进入杭州城,看见一片歌舞生平的繁华,如不是时不时的有一些悬挂膏药旗的炮舰在提醒着世人现在是抗战时期以外,真的很容易让人忘记战火的阴影。
一些依水而建的亭台楼阁,站着一些对人抛着魅眼的青楼女子。唐雪啸大乐,就向船老大讯问起来了:“这杭州是不是有座叫‘丽春院’的青楼?或是叫‘丽夏院’‘丽秋院’和‘丽冬院’的?”
见唐雪啸问起了男人都爱探讨地问题。船老大也乐了:“少东家。这杭州没有什么丽春院。但这青楼可多了去。就不知道少东家是喜欢怀古呢?还是恋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