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涵姑(2/2)
管清轻不可见一笑不语。
我温和垂眸。管沐云在哪,我管不了,也不关心,可若是他真出了什么事儿,我已然应了管老爷,还真是良心上过意不去。
本以为这回他受了刺激能有些长进,起码能守住他父亲的一番心血,也省了我的为难,至少对管老爷也算是有个交代,我才能顺利脱离管府,哪成想自己父亲百日还未过,这败家子就去逛青楼,还能指望他有什么长进!
唉!怎么给自己招了这么个麻烦!
“好了,时候不早,我得走了。”涵姑还在笑着,起身道:“对了,云儿还不知道我是他姨娘,暂时还是不要告诉他我的事情,等时机成熟了再说不迟。”
“他难道没有发现您的相貌与婆婆……”我疑惑道。就算不能完全猜透,至少会起疑心吧?
涵姑道:“我在醉红楼是易了容的,他哪里又看得出来!”说着,涵姑又看看管清,冲我盈然一笑,拢好黑纱,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那些黑衣人似乎凭空消失了,没有任何踪迹可循,陶金童和伍元魁随身保护管沐云去了,换了梁成祖和吕客桥在外日夜监守探查,文岱仍留在府中驻守,而管府从府里到生意上,都渐渐平静了下来。我惦记着于家村,怕此事牵连到母亲和哥哥,也请管清悄悄着人,人托人地绕了好几个弯子在于家村附近打听了一番,说母亲哥哥诸事平安,我这才算放了心,可是,我许久以来清闲的好日子却结束了。
管清把好几大摞的账本搬到了桐园的书房,然后候在一旁说是我有什么不懂的他会教我,实际上就是看着我死活也要把那堆账本看完。
我盯着桌面那些蓝皮的账簿有一刻钟的功夫,最后放弃挣扎,看着管清道:“这些日子,外头各坊的状况如何?”
管府的生意涉及不少行业,织染、金银器皿、茶叶、香料、酒楼甚至还有新创立的造船坊,大余的水运航海算是较为发达的,从而带动了整个王朝的贸易及造船业的进程。
可惜,管府才开始没多久的造船坊如此快就陷入了困境。
“目前的境况还是堪舆,老爷一走,如今不只是造船坊的周转有问题,就连其他的茶庄、酒楼的周转也有困难了,再如此下去,就是勉力支撑,也支撑不了几日,就唯有织染坊,除了走了几位好手艺师傅,有些好料子出不来了以外,咱们的东西还是竞阳的老招牌,主顾们都还认货,也就能将就着经营。”管清不见慌乱和急迫,只是平稳肃然的讲道。
我记起不久前管清的话,“我记得您讲过,曾经的夺云楼是富可敌国的,如今就没有可供周转的银钱么?”
“当时的资财,老爷在解散夺云楼之前有七成都送去了王朝各地赈灾济贫,两成,分给了夺云楼的千名兄弟作为以后生计养家之用,一成老爷带来了竞阳起家,这么多年,除了用于生意上,还有就是为了夫人寻药,再有就是用于老爷年年接济竞阳的百姓了。到了这会儿,余下的也就寥寥无几了。”管清不疾不徐道。
我咬唇苦思,先不说这管老爷如何侠义,只说如今管记的生意要怎么维持下去。唉,头疼。
“这样吧,明日,我和您去各坊看看,再来说说怎么办。您看如何?”
“是,少夫人。”管清向来如此,很少讲自己的看法,只听令行事,但也事事都办得稳妥周到。
我也习惯了他的方式,就当他同意了。
“这些账本,我有空会看的。”看了那一摞子,就头疼。
管清出了书房没一会儿,我也随后出去了,那地方憋闷,叫我不经意就想起姚嬷嬷,很难受。
才出了书房门,就听见一声“咣”,管沐云房间的门被大力合上,我一抬头,就看见管沐云一边儿整理腰间的带子,一边往外走。
他竟然回来了!
孝服也不穿了,只穿着一身惯常的衣衫。
后头齐春追出来,急喊着:“少爷!少爷您的玉?,小的还没帮您挂上呢!您慢点儿呀!”
管沐云皱着眉头才要不耐烦开骂,转头一看是我,苍白的脸先是一怔,然后笑得懒洋洋地道:“呦!夫人在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