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忆(1/2)
周岳国,徐县,太阿山下。.26dd.Cn
山野间,竹林旁,溪水悠悠。
鱼鳞石、龟纹石、鹅卵石等形形色色的石头不规则的分散在小溪两旁,河之畔一位年龄二十七八的男子面容枯槁,神色憔悴,阳光下,他正握着手中的陨铁啧啧称奇。
这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本书主角李商的父亲——李有财。
李有财家世居徐县,祖上以农业为生,是地地道道的贫苦人家,父母早死,有个二弟,前些年还娶了隔壁村的牛翠花为妻,李有财打小不学无术,为人倒是仗义,四处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一日,李有财河中打渔,老远听见“轰!”的一声,一颗火红色陨石从天而降,砸入一块半人高的大石,陨石过处带起丝丝青烟,在大石之中留下一道深孔,最后透过大石落进河水中,炙热的温度遇到冷水发出“兹!兹!”的响声,火红色的陨石在水中也变的暗淡下来,蒙上一片漆黑。
片刻后,李有财尾随而至,他将陨铁捞了出来,石头握在手中尚有余温,想起了传说中的陨铁,他小心翼翼的将之藏于怀中。
看流水如年,是哪一年让一生改变?
自李有财得到这颗陨石后,他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彻底改变。正在他转身离去刹那,发现上游漂来一条死尸,这些年天公不作美,旱灾涝灾时有发生,百姓生活困苦,天下间饿殍满地,河中漂来一具死尸并不希奇。
尸体缓缓漂过,李有财发现这是位二十三四的男子,一身粗布衣衫,皮肤在水中泡的浮肿而白皙,他怀中紧抱一根断木,使得不至于沉于江底,江面其实并不宽,李有财暗暗推测,看来这人是在水中呛了水才无力挣扎上岸,正在他扼腕叹息时发现尸体动了一动。
没错,是动了一动,面现痛苦的表情,这人还活着,李有财心中一惊,略微犹豫后顾不得水流湍急,当即下水救人。
此时已是初秋,身体一接触冰冷的河水使的他一个激灵,河水太急,‘死尸’在水中似有万钧之力,几次牵扯都是徒劳,甚至连李有财自己都有些控制不住身体,只好抱住死尸大口的喘气,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天空的蝉鸣声渐渐远去,充斥耳边的是洪水翻滚的咆哮,李有财的耳鼻口里全灌满了水,他的意识迷糊起来,求生的本能使他在水中拼命的挣扎,最终,还是被淹没在滚滚洪流中。
眼看即将溺水而亡,李有财突然看到怀中的‘陨石’光芒大作,散出一圈红芒,将他与‘死尸’包裹在里面,李有财惊奇的发现,这圈红芒似在保护着他,在红芒中再也不会觉的无法呼吸,李有财被这一幕吓的不敢动弹,任由红芒拖着他们向前漂去,直至到达浅水江畔。
岸边,李有财惊奇的看着手中的陨石,有点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就是这颗陨石救了自己?这颗‘陨石’只有眼球般大小,上面似有微弱的水纹在流动,若不细细观察还真发现不了,正在他疑惑间,旁边的‘尸体’发出了微弱的呻吟声。
李有财不敢耽搁,连忙背起死人就往家里跑。
一连昏迷了两天,这人才醒来,经询问得知,落水男子名叫赵如玉,乃是一名进京赶考的举子,路上遭遇匪徒打劫,慌乱逃命时正赶上河里发大水,不慎落入水中。
李有财有些同情他,便将其安顿在家,每日三餐不断,对他好生照顾起来。
赵如玉获救后十分感激李有财,李有财从小没读过书,对赵如玉也很是佩服,一来二去,两人互相引为知己,随后又结拜为兄弟。正在两人相见恨晚时,李有财的媳妇牛翠花不干了。
原来,李有财见赵如玉的身体需要疗养,便叮嘱牛翠花每日多弄些肉食。
近年来旱涝成灾,庄稼欠收,丈夫救了赵如玉,吃饭多了一张嘴,虽然牛翠花精打细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两口本已难过的日子更显紧张。
再次听到丈夫要弄些肉食,牛翠花往石磨上一座,掘着嘴生起闷气来。
赵如玉也是穷苦人家出身,闻知此事后十分愧疚,收拾东西就准备离开。
李有财挽留不住只得作罢,心中虽气,可他对牛翠花这倔媳妇还是很疼爱的,又不舍的打骂,不得已从四处借了几个大子和三斗米,作为盘缠送给赵如玉进京赶考。
赵如玉走后,李有财将‘陨石’的事情告诉了牛翠花,牛翠花望着这颗石头越看越有灵性,能救人的东西自然不简单,拜了土地后将这颗‘陨石’当作传家之宝供了起来,还给这颗石珠子起名——‘喜宝’。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如玉就应了这个理,进京考试一举中的,被分到琅邪县当县丞,赵如玉上任后就想起他这个结拜大哥了,连忙写信告知李有财自己的近况,希望李有财能把家搬到琅邪县,互相有个照顾。
李有财找了个识字的先生读了这封信,听后彻底激动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居然当县丞了,这好比祖坟冒了青烟。当下没有忧郁,举家迁往琅邪县,当然,举家也就是他和牛翠花还有几身破衣裳而已。
赵如玉知恩图报,在李有财搬来后百般照顾,还出资让李有财做起了小生意。李有财不会做别的,但牛翠花很精明,平日整天在家就算计自己家里的口粮,最后二人在赵如玉的帮助下竟然做起粮铺生意来了。
朝政混乱,天下旱涝成灾,百姓连年颗粒欠收,这世上除了金银外,最贵重的自然就是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