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 第十九章 首日(上)

第十九章 首日(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老夫要入世了 赛博朋克Ro诡秘复苏 司灵图 捡到一本茅山秘术 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虚静令 摸鱼摸成世界最强 大话中土 重生之神魔空间 我社畜,穿了,只想当个咸鱼

  如果是一般电影,沈林宣传时候可能要费点心,比方说推广单曲,找一些明星帮着吆喝啥的…

  《爱有来生》就这么干的,那电影的票房止步1.8亿,没能破两亿。

  但已经创下了国产爱情片票房纪录。

  《让子弹飞》没有必要!

  单凭阵容+质量已经足够了。

  就好像《我不是药神》上映,有做什么专门营销吗?

  基本都是自媒体、营销号主动帮着宣传的。

  一部好电影对同期作品直接是碾压效应…

  所以,网上唱衰《让子弹飞》的声音很多,但他不在意。

  怎么个唱衰法?

  无非是说沈林用人情绑架电影啥的;

  指责他一个演员跨界做导演不尊重电影之类的…

  尤其沈林口出狂言:六亿票房,很多人觉得他在做梦。

  《变形金刚2》还没到4亿呢,你凭什么说《子弹》能有六亿?

  ……

  “电影市场有马太效应,一般来说头部作品对电影票房的拉升作用很明显,所以,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会占据总票房的60%左右;”

  “我们刚刚市场化的时候,即便电影质量一般,靠着宣传也能“忽悠”到许多观众,那是因为观众对新事物很好奇,并且还没有关于内容判定的标准。但随着观众品味和审美的进化和升级,对电影内容更加挑剔,使得许多带着巨大“水分”的电影越来越难有立足之地。”

  “《子弹》是检验市场的天花板的时机,我觉得以目前的银幕数量,观众的观影热情,一部优秀电影的票房上限应该是7~8亿,我只喊了6亿,已经往低了说!”

  上海首映礼,面对记者的提问,沈林如实回答。

  提问的记者显然不是很满意,但他只能提问一次,很快,另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江闻…

  沈林并不是唯一接受采访的人,葛大爷、徐争、胡戈都挺受欢迎的。

  发哥没来,葛大爷最受媒体欢迎,采访他的最多。

  “您在读完《让子弹飞》剧本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我觉得挺热闹的,年代是比较混乱的年代,我演的这人物又是一个骗子,开始在火车上是一个县长,被打劫了以后又说自己是师爷的一个人物。我觉得这个剧本情节上还是挺简单的,挺有意思的这么一个剧本。”

  “那你之前了解沈林吗?”

  “说实话,只知道他是演员、歌手,对他的导演水准心里没数…”

  “那为什么接了?”

  “这么好的剧本,不接可惜了了!”看了看沈林,接着道:“进组一天,我就放心了,他对电影镜像、对人物塑造、对故事创造、对节奏拿捏…等等各个方面都很自信,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很厉害的一个导演!”

  “那他跟您合作的其他导演有什么区别?”

  “他…剧本先固定,人物给你设计好,但是,具体表演给演员的余地很大,就是不是老拴着你,控制你在范围之内演,先让你撒开了去,有什么他觉得不符合要求的他再调整,演这个戏挺过瘾的!”

  ……

  上海首映礼结束,一群人上车准备去酒店。

  都不太想说话,太累了!

  跟记者、媒体交锋,真的要动脑子。

  下车,江闻忽然问沈林:“我一路上看到的公家站牌基本都有《子弹》的海报,你们1到底投了多少钱宣传?”

  “…这我不知道,你问何喵吧!”

  “其实不多,我们只在全国十大票仓铺设了街头海报,基本都是跟当地广告公司合作推广,没花多少少钱…”

  “资源置换?”

  “对…如果我们自己办这个事,至少要花八千万!花钱最多其实是线上推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星痕纹章 港片:从过档和联胜开始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