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江湖志》创刊号(1/2)
第686章 《江湖志》创刊号
何平回辽省之前,跟赵波了解了一下博美和佳美最近的情况。
由于今年的大环境影响,两家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
这次整治私营企业,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家电行业,而博美和佳美恰恰就在其中。
博美为了更高的利润,合作的普遍都是非定点生产企业,国家一出手, 很多合作单位都停工了,博美只能去找国营单位作为替代品,这其中的周折就不说了,光是利润就少了一大截。
佳美更惨,自身所有涉及到的产品只有少数挂靠生产的产品是拥有生产资质的,比如和奉城双喜合作的各种炊具。生产线几乎全停的佳美正在谋求承包或者挂靠有资质的国营企业,这样才能活得下去。
幸好当初何平说服赵波接受了环球的投资, 有了庞大的资金,之后的扩张之路走得也比以前稳健,从目前看博美、佳美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但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临行前,赵波送何平到机场。
进机场前,赵波犹豫了半天,最后说道:“何平哥,多亏你了。要不是听了你的话,这次我真的要栽了。”
赵波这半年来处境艰难,每每想到当初如果自己坚持不要投资的话,那今年这一波将会直接断送他几年来的努力。
何平安慰道:“国家大势谁也想不到,都是碰巧而已。你这几年干的不错,今年只是赶上了,其实大家都一样。别着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赵波重重的点点头, 没再说话。
何平坐飞机到奉城,再由奉城开车回到营城, 了一天的时间, 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一方面是坐飞机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奉金高速通车的原因,开车从奉城到金州仅需六个小时,到营城只需要三个小时。
做飞机的时候也遇上点趣事,他遇见了几个“讨债人”。
近一年受经济调控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债务兜兜转转形成了三角债。
很多企业本身经营状况还算不错,可政策的调整短时间内便将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危机当中。
尤其是一些国营大型企业,规模庞大且体制僵硬,一旦受到这种事件的冲击,对于企业的经营就会形成致命的打击,今年已经有多家国营大型企业发生了这种情况,企业不得不向国家求助。
可问题是,国家管不了那么多的企业,更多的企业不得不自力更生。
于是乎,火车上、飞机上,到处可以见愁眉苦脸、满腹牢骚的讨债人,往日那些风光无限的厂长们、经理们的办公室门口日夜被这些人围堵着,据说在很多地方,“讨债学习班”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
国家为了给国营企业的商品产销想办法,九月初专门在京城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易货贸易会。
短短三天,易货贸易会做成8亿元的易货生意。
可所有人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无奈之举罢了,连饮鸩止渴都算不上。
《京城日报》用悲喜难测的语气评论说:“易货贸易虽然是比较原始的交换方式,但在当前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失为一条灵活而有效的克服困难的途径。”
飞机上听着两个债务处理人满腹的辛酸,听的何平都跟着犯愁,虽然知道这段时间早晚会过去,可不身在其中,你永远不知道这种日子有多难熬。
他回到家里第二天,马原就带着一帮人堵住了门,还有人提着摄像机在拍。
“干啥?”
马原像羊贩子逮到了羊羔子一样,一脸的兴奋道:“快!堵住他,别让他跑了!”
何平哭笑不得,你当这是抓羔子呢?
“闹啥呢!我还得去集团。”
马原开玩笑道:“听说何总最近又大撒币,给南山大学捐了一千万,真是大手笔啊!有空也关心关心我们这些劳苦大众啊!”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何平给南山大学捐款的消息已经从祖国的最南端传到了东北,看起来这个消息应该是全国皆知了。
“好好说话,你才撒币,你全家都撒币!”何平没好气的说道。
马原笑道:“好好,好好说话。何总来给我们谈谈这次捐助的心情吧?”
何平指着摄像机说道:“你先把这情况解释清楚再说。”
马原道:“这不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嘛,你忘了?”
在场的其他人也看向何平,都是作家村的熟面孔,他们是被马原动员来的免费劳力,大家都对马原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自告奋勇的前来帮忙。
“影像记录八十年代?”
“对啊!”
原来如此。
“行动挺快啊!”何平道。
“能不快吗,眼看着都九零年了,再不拍都过去了。”
“行吧,你等我下班再说。”
“那不行,我接下来还有采访呢,就这么点功夫。”
“你还拿上大了,是你采访我还是我采访你啊?能不能有点清晰的自我定位。再说了……”
“你可别墨迹了,有那功夫都采访完了。”
何平被一群彪形大汉堵在家里一个多小时,上下其嘴。结束之后,一群人一哄而散,只留下双目空洞的何平。
我靠!你们要不要这么敷衍,说好的记录八十年代,我这么重要的人物,你们问这么一会儿就结束了?
整理心情去佳农上了一天班,把堆积的公务处理一番。
回到家,李拓已经坐在客厅里。
何平问道:“马原现在什么情况?今天一大造带着一堆人来堵我,采访搞的跟打劫一样。”
李拓放下茶杯,叹气道:“唉!魔怔了!整天书也不好好写,鼓动着村里的人去跟着他搞采访。自己荒废了也就算了,村里不少小年轻也被他嚯嚯了。都是年轻人,被他蛊惑几句就上头,跟在屁|股后面搞事情。”
何平笑道:“敢情村里出了个害群之马啊!”
李拓恨恨道:“什么害群之马,他就是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老同志消消气,别那么激动。”何平给他倒了一杯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