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当晚,赵少弘独自一人来到惠王座船停靠的码头。此处离他的靠岸之处相距不甚远。接过他的拜帖之后,等候在栈桥上的老仆道,“您就是赵公子吧?不用通禀了。老爷正在舱中相候,请随老奴来。”
这条船外表看上去十分普通,舱内却布置的极其奢华。他知道惠王性好侈靡,平常一器一物都极尽讲究,因此也不感到奇怪。正思量间,他被让进一间宽大的舱室,惠王正坐在桌前把玩一枚古玉,小美人却不在舱中。见他进来,惠王将古玉放回桌上匣中,起身相迎。
他急忙上前几步,口称王爷倒身欲拜,却被惠王搀住。惠王笑着道,“少弘老弟不必多礼。你非我大梁属民,用不着行此大礼。”
他本不是诚意想要行此大礼,此时便也顺势站了起来,“谢王爷。”两人分宾主坐下,待下人上茶已毕,惠王屏退左右,探头到他近前低声道,“少弘老弟,你可害苦了本王。”说着苦笑不已。
“噢?恕少弘驽钝,少弘错在何处,还请王爷示下。”他心想,难道是小美人回来之后将一腔怨气发泄到了惠王头上?果真如此,那惠王当真成了个冤大头!他险险笑了出来,面上却是一片茫然。
惠王的回答却出乎他意料之外,“本王料知此去蜀地山高水远,这一路之上就没断了念《金刚经》,只求熄灭心头这团欲火。”说着一指跨下,“今日,一睹少弘匣中之物,当真是五内欲焚啊!你说这是不是害了本王?”
赵少弘有些啼笑皆非。他知道是那一幅周昉的《**秘戏图》惹下的祸事。按照大梁律法,军旅之中不得携带女眷。想来惠王此行应是孤身一人。不过,如此也好,无意中给自己又创造了一个机会。他不禁又想起师父‘天生贵相,当有天佑’的评语来了。
“少弘思虑不周,还望王爷恕罪。只是此地贫乡僻壤,只能找到一些庸脂俗粉,徒然坏了王爷的口味。还是等到了成都,少弘当为王爷备一份大礼,定叫王爷兴尽而归。王爷意下如何?”
“如此本王就静候少弘的大礼了!”惠王开怀大笑,“本王此次初至蜀地,一切还要多仗少弘老弟指点啦!”其时正当乱世,各地战祸不断。惟独王建之西蜀偏安于一隅。各地多有士子佳人避祸于此,加之人物富庶,是以成都之繁华一时甲于天下。各地名士多慕蜀地之风月。由于大梁朝廷与蜀主王建交恶经年,两家时有纷争。以惠王的身份自然没有机会到访成都。惠王知道赵少弘经常出入蜀地,对成都的妓寮歌楼了然于胸,是以拿话套实他,等于找了个活地图。
借着喝茶的工夫,赵少弘心内盘算道,“不知惠王此次前去成都所为何事?蜀主王建上月殡天,其幼子王衍袭位。不知是否惠王是为此事出使成都?但为何却要隐匿行迹。抑或他也听到了那个消息,也是冲着那件物事而来?怎生想个法儿试探于他。”
他方待开口,惠王却已抢先说道,“少弘老弟,不是本王埋怨于你,你还是少年人的心性。你何苦要去招惹那个小妖精?”
他莫名其妙,“小妖精?哪个小妖精?”
“还有谁,真宁公主啊!”
“真宁公主?”他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你道今日临江楼上与本王同席之人是谁?”
“她是公主?”赵少弘嚷了出来。瞧他那模样,险险便要将王爷鼻子咬了下来。
“正是。真宁乃太祖皇帝幼女,当今圣上胞妹。唉,真宁这丫头也是被先帝宠坏了。她生母李昭容生下她来就过世了,先帝见她可怜,她又自小聪明伶俐,甚是得先帝欢心。就是当今圣上对她也是宠得不得了。”惠王自顾自地说道。
“她是公主?”他一时还没有回过味儿来,惠王随后的话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他心念急转,“她不会坏了我的大事吧?”
见他目瞪口呆,惠王又反过来安慰于他,“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此次名义上本王是护送公主入蜀,实际上我还是做得了主的,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嘛。你不是担心盗匪打劫吗?明天你就跟本王一起动身吧,看看还有哪个蟊贼敢打你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