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踏雪寻梅(3)斗诗(2/2)
左光斗哈哈大笑,“你素有诗才,这不是监守自盗?考的都是我们。”
阮大铖道:“我可不会考诸位啊,我所赋的韵脚是上一位第三联的韵脚,如何?”他这么说,难度更大,众人纷纷调笑,但也佩服阮大铖的难度。
只有左光先哼了一声,“这厮总是这样,恃才傲物,每次都要想些鬼点子出来为难人。”这时一名家仆在门边支起一张小案,上面铺了笔墨纸砚,铺开了等着纪录。
方大铉喝了一杯酒,想了想,缓缓吟道: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这首诗中规中矩,但最后一句以明志倒是铿锵有力。众人自然齐声叫了句好,一起敲碗。前四个人作诗的“钱闲”韵也出来了。
接着就是范世鉴、赵相如、戴隐齐的顺序吟出,阿继发现这些人还真不是随便阿谀奉承,赵相如的诗做得有些勉强用错了一个调,立刻被众人抓住,罚了三杯酒。
到了左光斗,前面已经有了时间,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难度,干净利落地吟道: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香,一种清孤不等闲。
阿继暗叫一声好诗,前两句平淡无奇,但末联奇峰突起,堪称好句。场中自然又是一片叮咚不绝。而最重要的根据阮大铖定的规矩,由他起后面几名少年白丁就要以“霜香韵”做一首四绝。
因为转了韵,纵然阮大铖也得沉吟一下,场中十分肃静,只听他叫声有了,开口吟道:
古寺无尘鬓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好!”在座诸位齐声叫好,特别是头两句,将眼前古寺院墙的积雪比喻成老人的鬓白生动形象,正好应景。由不得诸人都纷纷敲出清脆的声响。
接下来轮到左光先,只见这厮二话不说,拿起酒杯闷了三杯,然后拱拱手,“呵呵,诸位大哥前辈,小子这点墨水就不敢献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