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强大的Z计划(1/2)
希特勒的上台看作是德国武装力量复兴的转折点,这虽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早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队就已经开始着手为未来的复兴作物质、技术、人员上的准备了。I仅以德国海军来看,舰用推进主机、火控系统、通信系统、雷达、鱼雷、重型火炮、装甲钢等各个子部件早在经济刚有所恢复的2o年代末3o年代初就已经全面恢复,而对潜艇甚至在大战刚刚结束不久的2o年代初期就以各种名义继续开展研究。
希特勒上台以后更是无视《凡尔赛条约》的种种约束,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活动,德国通过《英德海军协定》获得了海军扩军的公开许可。而更令德国人欣喜的是,海军条约对德国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这不仅促成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全面开工,更让纳粹海军的领导人们看到了美好未来,进而在1938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Z”计划:
Z计划为期1o年,包括了兴登堡级级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o级战列巡洋舰、p级袖珍战列舰(实质上的战列巡洋舰),齐柏林级航母等,主要舰种建造计划如下:
兴登堡级战列舰:计划建造6艘,前4艘命名为兴登堡、鲁登道夫、毛奇、腓特烈大帝。
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比兹号。
o级战列巡洋舰:计划建造3艘(巴巴罗萨号,施里芬号,华伦斯坦号)。
p级袖珍战列舰:计划建造数量12艘,主要用于取代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执行远洋袭击计划。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艘:(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计划换装15英寸双联主炮。
齐柏林级舰队航空母舰:计划建造2艘(齐柏林伯爵、彼得斯特拉斯)
另有希佩尔级重巡洋舰5艘,各型轻巡洋舰44艘,各型驱逐舰68艘,各型鱼雷艇9o艘,各型潜艇249艘。
海军是耗资巨大、见效最慢的军种,因而至1939年9月开战时,德国海军仅仅拥有舰艇数量如下:
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艘(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
袖珍战列舰:3艘(斯佩、舍尔、德意志)
强大的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提尔·比兹)正在试航和舾装。而令人恐惧的兴登堡及级战列舰还在船台上,而且设计由于希特勒的反复无常一改再改,甚至没有能够下水就被全部拆解。性能不错的齐柏林级航空母舰虽然已经下水,却一直未能投入现役。
希佩尔级重巡洋舰2艘(希佩尔、布吕歇尔)
改进型希佩尔重巡洋舰1艘(欧根亲王)尚在海试中,未服役。
老式埃姆登级轻巡洋舰1艘
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3艘(柯尼斯堡、卡尔斯鲁厄、科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