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蛤蟆园丁(1/2)
哦,原来只是只“牛蛙”啊!他娘的中气倒足,还以为是什么生猛的怪物呢.我简直哭笑不得、气不打一处来,枉费自己还下了这么多鱼死网破、破釜沉舟的决心,实在是浪费感情。
不过话说回来,这绝对不会是只普通的蛤蟆,就算是在王母娘娘的瑶池里,恐怕也找不出如此通慧的灵根,因为一般的蛤蟆都是皮肤粗糙、身体臃肿,行动缓慢笨拙、不善跳跃的。但这只蛤蟆不光身上的颜色异于常类,而且体形修长结实,一双突凸的大眼神采奕奕,顾盼间隐然有一股睥睨万物的傲慢之态。最让我难以容忍的还是它爬行的姿势,不就是只小小的蛤蟆嘛,既不是什么豺狼虎豹,也不是螃蟹,凭什么昂凸肚、闲庭信步爬得跟个不可一世的暴户似的?
这蛤蟆更象是个正在巡视自己领地的一方霸主,而我则莫名的感觉自己就象是一个潜入对方后园,想要打家劫舍却又不敢,只得顺手牵羊勾引其成群妻妾的宵小盲流,很是心虚。当下更不妄动,静观其变。
看到我这只奇怪的乌龟,这蛤蟆也是微微吃了一惊,但随即态度漠然的摇摇头,似乎对我毫无兴趣。慢慢的爬至上前,对我再也不多看一眼,一口咬起地上的那条鲤鱼,掉头就走。
这蛤蟆的力气相当大,拖着比它的身体大好几倍的鲤鱼行若无事,眼看就要爬进高高的茎干从中。我是越来越奇怪,蛤蟆吃不吃鱼倒也不知道,但看它那副笃定的姿态,怎么好象早就料到这儿会有鱼似的。突然脑中灵光一现,想起自己先前在水底遇到的暗流以及那个不吸水的黑洞会不会就是为了捕鱼而存在的呢?不由一呆,恩,有可能啊!自那条鲤鱼从洞顶掉下来,就隐约有过这方面的猜测,只不过感觉太不靠谱,未作深想。
对于看到女的就想着如何“偷荤吃腥”的人而言,也是非常喜欢偷荤吃腥的,反之亦然。在前世为人时,我就十分喜欢吃鱼,深深懂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准备炸药、毒药、高压电、断子绝孙网来得实际,如今遇到效率更高的捕鱼方法,本着学习的态度,自然要探个究竟,当下伸爪偷偷的跟在了那只蛤蟆的后面。
我与那只蛤蟆都为同类中的极品,因此哥俩爬行的度也是差不多的。但我因为身受重创、体内奇痒,爬起来的动静很大,再加上到处都是那些奇怪的高干蘑菇,视野不好,怕跟丢了距离又不敢拉的太远,所以那只蛤蟆应该早就察觉到我在后面跟着的,但它似乎丝毫不以为意,直接把我当作空气无视了。
他娘的,你看不起老子,老子还看不起你呢!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蛤蟆是属于无尾目两栖纲的,确实比乌龟来得历史悠久,但你们不懂得与时俱进,都这么多年了还这副龟样,是要被淘汰的。看看咱们乌龟,两栖爬行类的,更有型有款,更适合环境,进化的多好
心中实在有些忿忿然,虽然早就习惯了世间的冷眼,但被一只蛤蟆看不起还真是有些不服气了,正在考虑是否该“以武会下友”,娇嫩的龟爪突然一软,感觉所踩处湿润柔腻,很是舒服,原来一摇三摆的已然爬至这个蘑菇生态园区的边缘。眼前豁然开朗,实在是难以置信,有一片几千平米空间的广阔黄泥地呈现在了面前这是一种质地很纯的黄泥,颜色就象黄金一样,而且看上去似乎能一把捏出油来,应该说,这种土质如果用来种树种庄稼将会是很理想的。
在这片肥沃的黄泥地中央还真的长着一棵大树,遭遇了这么多奇事,我也不觉得有多么突兀,恩,地底深处既然能长蘑菇,那当然也能长树,它们啊,对了,这些事乍看是奇怪,但如果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勉强还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呀,呵呵,我这个半吊子神仙怕是要彻底沦落成为唯物主义者了。唔,这应该可以看成是一个简单的生态互生系统,那些蘑菇之所以能存活,必是靠密布地下的菌丝体依附在这大树的根部吸收养分,而大树却能依靠蘑菇出的冷光产生微弱的光合作用。他娘的,这真是传说中的互相利用、狼狈为奸,长眼了。
这棵大树说它“大”,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挺直的青色树干得有四、五个成年人才可以合抱,杈枝分张,树冠如盖。我虽然离的较远,但长长的如柔丝般的枝条已经伸展到guI头的上方,其叶掌状分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全缘带5出脉,背面有白色细绒毛,细一辨认,竟是一棵人类社会中很常见的引凤梧桐。
“哎,这真是‘寂寞梧桐深洞锁清秋’啊”!我心中莫名生出了凄寒孤寂之感。要知道在古典诗词中,梧桐,从来就是个表现愁情的物象,历代豺狼才子往往把它作为述离情、道别恨,嚎叫泄的道具。我虽然只是个不会多愁善感不折不扣的多情种子,但此情此景在地底深处的一个巨大洞**中,阴冷诡异的光线下,一只伤痕累累、注定十死无生的英俊乌龟奄奄一息的趴在一棵生机盎然的变态泡桐树下,连个凄风冷月都没得单是想想恐怕也会让人伤心落泪的吧?问世间有谁比我惨,如果有的话就保佑我死后**被人割掉做热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