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节:长安之战(1/2)
唐军一路征战,所向匹敌攻城掠池,隋军节节败退。因此,李渊很快就控制了大片的土地,麾下更是人才济济,战火直逼长安城,形势紧急,看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至于鹿死谁手,在没有交战之前还是个未知数。
长安城的商贾,百姓,做梦都没有想到,战争居然来得如此之快。害怕的纷纷卷席裹被,欲逃离这场无妄之灾,昔日繁华无比的长安城一下子变得清净了许多。
唐军现在驻扎在离长安城五公里外的一个县城。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着一次重要会议,李渊高坐主帅大营,两旁是他的四个儿子以及其他的文武将才,他们头论的话题乃是如何攻克长安城。以李世民为首的认为应该智取,最好是劝降,不到万不得以的情况就最好别用武力。而以李建成为首的却主张强攻,双方争执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们已经讨论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李世民再三强调道:“长安成不比其他的城市,他乃十一朝古城,历经秦,周,汉等朝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果一味的强攻,数百年积累的灿烂文化恐怕就会被毁于一旦,重建不知道会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更何况狗急跳墙,如果我们逼得太急,说不定会引起隋军不顾一切的反扑,这样一来,我们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就算最后取得了长安城,恐怕得到的也只是一座废城,废城得之何用啊。”
李元吉反驳道:“二哥,废城可以重建啊。隋帝收刮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只要我们攻克了长安城,杀进皇宫,然后打开国库,用里面的钱重修城池,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世民正色道:“既然四弟也说那些钱是从老百姓那里得到的,那么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经过战争的百姓生活更加的艰苦,国库里的钱财应该用来救济老百姓,而不是私见宫闱。我们乃是仁义之师,怎么可以用老百姓的血汗钱来挥霍呢,否则,我们岂不是跟隋帝一样了。”
李世民的一番话,自然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李渊也认同了李世民的观点,所以他把主要权力交给了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尽快地解决长安城的问题。李世民能如愿吗?至少李建成,李元吉不希望他成。
浩浩荡荡的唐军向长安城开去,一路上并没有扰民,这得归于李世民和其麾下的将领,他们严格要求军队不得扰民,否则军从事。
战争的阴影迅速地笼罩了长安城。唐军十万大军,五个兵种呈不同的阵布于城下,明晃晃的刀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杀气逼人。
虽然李世民不想用强攻的方来打这场仗,但并不小时他就不会向长安城的隋军显示一下强大的武力啊,他还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震慑隋军的气势。俗话说得好啊,两军对垒,攻心为上,不战而屈心之兵方为上上直策。看来,李世民把兵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长安城守将赵光祖面对如此强大的军事势力,并没有慌乱,因为他早就得到了某个人的指点,知道李世民不会轻易地强攻长安城,他要提防的是另有其人。因此,虽然双方的兵力悬殊,但赵光祖并不惊恐,轻松自如的调兵遣将,如此怪异的相位自然引起了李世民等人的不少猜测。
为了打赢这场仗,李世民可谓是绞尽脑汁,把麾下的文武将才都带来了。武将如程咬金,尉迟恭,谢映灯等,谋士则有房,杜,刘等三人。
双方对持了近半个时辰,却没有半点动武的觉悟。李元吉终于忍不住了,他对李世民道:“二哥,如果你再不下令攻城,那么我就自带一对人马攻城了。”
“四弟不可,我与隋军现在打的乃是心理战,谁先忍不住谁就会输,我们只要围困住他们的出路,不让他们有粮草的供给,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就会因缺粮而投降的。”
“这就是你所谓的智取吗?每天派人围在这儿不动,这仗到底还打不打啊。”李元吉不再理会李世民,自己领着几万人马,强攻城池。
“四弟回来,不可卤莽从事啊。”
李元吉哪能听得进他的话,拍马掠向城池。战火瞬间被点燃,唐军搭云梯,抬巨木冲向前去。而隋军呢,似乎没有看见似的,不过,当李元吉率领的几万人马快冲近城门时,还没有来得及高兴,隋军在赵光祖的指挥下,扔下了一个个的罐子,罐子炸快,流出来的是油或酒,接着,城墙上又射出了一支支的带火的箭。酒,油沾火,毫不客气的燃烧起来,一会儿的工夫,城下就形成了一片火海,让人望而却步,李元吉的人马被烧得大乱,不敢越雷池半步。见势不妙的李世民连忙鸣金收兵,他可不想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第一波的攻击,自然是以唐军的完败而告终。
唐军怏怏而退,安营扎寨,这时,李靖的后援部队赶到,他隐隐然觉得唐军的士气有些低落,于是赶紧到了李世民的帅营。
帅营里,会集了当时的名人,程咬金满脸的怒色,对刚才的战争的失利还在耿耿于怀,同时更气愤李元吉的自作主张,违背军令而一味蛮干,比起自己这个老粗都不如。他越想越气,就差没有当场翻脸骂人了。要知道,程咬金在没有投靠李世民之前,可是有着一个非常凶悍的浑名,即混世魔王。自从加入唐军后,他才有所收敛。
李靖听完众人上午讲述,微微一愣,对于长安城守将之名,他却是闻所未闻。他当然是不会听说过赵光祖之名了,因为赵光祖根本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守将嘛,以前的早被调离了。
素有军中药师之称的李靖突然道:“世民兄,你可听过那个传说。”
“传说,什么传说啊?”众人不解李靖为什么说话模棱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