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喜庆佳节(1/2)
再战荥阳一朝廷的完败告终,隋炀帝对此虽然感到特别的不满,但眼看春节即将到来,于是就没有再追究宇文成都战败的责任。
是夜,长安城灯火辉煌,隋皇宫掌灯结彩。尽管还不是假佳节之日,却洋溢着佳节的喜庆之像。
这日晌午时分,临天独自到了隋炀帝的御书房。难得一见的是隋炀帝正在批改全国各地的奏章,内侍总管太监王吉见进来的是临天,赶紧轻声的对隋炀帝道:“万岁爷,博渊王来了。”
隋炀帝似乎没有听清楚,仍然看着奏章问道:“王吉,你说是谁来了啊。”
“皇上,是博渊王来了。”
这次总算是听明白了,隋炀帝丢掉奏章,抬起头来。眼前的人儿不是临天还会是谁呢?于是笑呵呵地道:“原来是天天来了啊,怎么没人先向朕禀报啊?”
临天正色道:“皇上,是小子要他们先不通报的,如果皇上要怪罪,就怪小子好了。”
隋炀帝笑道:“朕怎么会怪你呢。天天,你找朕有什么事情吗?怎么就你一个人啊,其他的几个小鬼呢?”
临天呵呵一笑道:“他们还在书院里写课呢。皇上,您还记得小子给您画的那副画吗?小子就为完成它而来。”
隋炀帝惊喜地道:“天天,你已经想好后面的诗文了?”
“是啊,人家刚刚才想好的。”
隋炀帝赶紧叫王吉把临天给他画的那副叫做“江山万里图”的画找出来。他还真的是很珍藏那副画呢,居然加了几道锁。
隋炀帝小心翼翼地把画铺在案几上,对临天说道:“天天,朕可是每天都要观摩此画的哦,也曾想过续写你未完成的那诗,但总不能让朕满意。呵呵,现在好了,你终于可以了了朕的一个心愿。”
隋炀帝真的是把临天当宝贝般的疼爱,让临天矛盾极了,很多次都差点泄露“天机”。临天也真的希望历史记错了隋炀帝,因为就临天的亲身经历,隋炀帝并不像历史书上所写的那样。也许,隋炀帝只有在对临天的时候才显出他仁的一面。
临天抛开有点乱的思绪,提笔在空白处写下了后世伟人的诗篇,只是约改了几句。于是全词就成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约输文才。
孟玄二德,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飞燕貂婵,倾国容颜皆已凋。
俱往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朝读chao。
隋炀帝见临天所写的字如活生生的跃然于纸上,忍不住赞叹道:“天天,想不到你年龄不大,这手书却是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境界了。还有这诗,朕最欣赏的就是后面的这几句了,特别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
临天心中想道:“你也不想想是谁写的,想当年,毛老人家的这《沁园春:雪》问世后,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他老人家的政敌蒋光头甚至怀疑不是他所作。”
也难怪蒋某人不相信。其实,当时的许多人都不相信,尤其是那些自命不凡的反动文人。他们根本就不承认《沁园春:雪》这词是写的,但事实胜于雄辩,的老师们乃是亲眼目睹,他们的话在当时的文学界可是很有权威性的,由他们出面澄清,别人才没话可说。
而《沁园春:雪》确实是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这可以赶的词,也是毛老人家所以诗作中最辉煌的一,也就难怪会让那么多的人仿写了。
临天一时之间想的入了神,隋炀帝连唤数声才把他叫过神来。
“天天,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
“没……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