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U21的比赛(1/2)
这场u21比赛,是当天下午稍晚一些时候进行的。i而这场算是北京队的主场,就被安排在他们训练基地内一个拥有小看台的足球场内进行。
而冷善肖,则在这个时候如言来到了比赛场地边的小看台上,还拿了一面小旗子,头上有个头箍,上面印着“焦杰加油”。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他的装束,还真会以为他是来这里给球队加油的球迷。
但是,圈内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国内的足球氛围并不是特别好,一线队的比赛,去现场看的人都没有多少,更遑论这二线队的比赛了。而且这比赛安排在这种只有小看台的地方进行,也根本没有卖票的打算,所以出现在看台上的,就不可能是球迷了。
正因为有这种情况存在,所以焦杰看了下空旷的看台上那个孤单的“球迷”,笑着骂了一句:“这个小子,还真来了。不过,他这样一幅打扮,又不知道他想搞什么飞机,总不会是真像当个球迷吧。”
其实焦杰这话还真说对了,冷善肖来到这个地方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他加油来的。毕竟进入了二线队之后,整个队伍里,他是第一个与冷善肖搭话,也是第一个与冷善肖成为朋友的。冷善肖来到这看台上,还真是抱有了一点点来当“亲友团”的心思。
当然,这只是目的之一,目的之二则是来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u21级别的比赛,看一看能不能感受到一些比赛的气氛,或者是帮自己激一些训练的状态,或者是找到一些今后展的方向……总之,反正这比赛日的下午,一概是没有训练的,来看一看这场比赛,总比闷在屋子里面好一些。
虽然冷善肖对于此行也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可是他很快就会现,这天不虚此行。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了。
由于上半赛季成绩不是很理想,北京队上下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在这下半赛季的第一场比赛,他们就借着主场之利,一开场,就向对方动了一波又一波强劲的攻势。
比赛节奏也因此变得相当快,让看台上的冷善肖觉得有些目不暇接了。
尽管如此,在看了十来分钟的比赛之后,他还是看出了一些门道来:这支北京二线队的队伍,防守中明显以焦杰为核心,虽然在本方主动的情况下,整条防线表现机会不多,但是焦杰一直表现得十分沉稳,率领着防守球员把让对方所有的反击都无功而返。另一方面,在进攻上,北京队主要的武器还是董之永、吕方曦两个人,他们两人多次在前场寻求配合,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破门良机出现,但是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拥有着不错的默契。
冷善肖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本队上半赛季可怜的进球数来,皱着眉头自言自语起来:“看来这两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相互之间配合也还默契,但是和周围其他人,则是没有什么像样的配合啊。这样一来,其他进攻球员,包括另外那个开场就形同虚设的前锋,完全无法对他们提供支援,也难怪上半赛季才进那么几个球。”
此时,仿佛为了验证冷善肖的话一般,场上的董之永拿球突破掉对方一名球员的防守之后,完全无视位置更好一点的另外一名前锋,强行起球给吕方曦;吕方曦则在没有对方后卫球员的干扰下,把球一头顶飞了。
“不好,不好,这球处理得不好。如果是我拿球的话,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再带两步,观察形势,等机会更好的时候再分球。现在这么着急地分球,难怪董之永只是个攻击型中场……再说了,就算现在分球,也不能传给被盯住的吕方曦,应该把球传给那个横向跑动的前锋啊,他右边正好有个空当,至于应该传到哪个点最合适……”
冷善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因为以他的能力和对本方队员的熟悉程度,一下子还真无法判断出最佳的落点来。就在他有些一筹莫展的这个时候,却突然一下子从看台上蹦了起来,因为这时他猛地想起自己的法宝“数据流”来了。
“对了,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这里使用‘数据流’来计算正好啊。”冷善肖兴奋地喃喃自语着,同时脑子里开始回忆起刚才的情景,“刚才那种情况……我们前锋的度大约14,盯防他的后卫度差不多,我们前锋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他已经比后卫更靠近球门了,如果董之永在那种距离下以一记半高的弧线把球送到前锋右边大约3米的位置,那正好是后卫够不着,前锋能拿球的点。那样的话,前锋就有可能直接射门了!”
冷善肖想到这里,更加地兴奋了,他开始在看台上把自己代入场上拿球者的角色,并且用“数据流”为他们计算起合适的传球路线。
当然他也不可能每个球都去计算,否则的话,场上那么多次传球,非得让他的大脑当机不可。他只能选择一些比较关键的进攻去计算,饶是如此,他的大脑也在全力开动着。
就这样,进入计算状态的冷善肖,丝毫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在脑海里浮现了不知道有几百个数据之后,上半场已经临近结束了。而且计算了这几十分钟之后,冷善肖压根没有觉得有一点点疲倦,他只是感受到了无尽的兴奋。
这场比赛之后,“数据流”就算是复活了,那样一来,什么经验、意识上的差距,都是浮云!
冷善肖想到这些,就有点忍不住想大吼三声以示庆祝,不过,毕竟现在还是在看台上观看比赛,公共场所,不得随地大小叫。他只能强压下心头的兴奋之情,然后继续关注起场上的对阵双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