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改变的历史(2/2)
纵然大汉与匈奴打的你死我活,汉与匈奴对对方使者做的最过分的事情,也仅仅只是扣留,软禁。
可是,大宛人却公然的在光天化日之下斩杀了汉使,并且将使团携带的巨额黄金全部霸为己有。
同时,大宛国还把在其境内经商的汉人全部抓起来杀了。
这等若是一场西汉版的南联盟事件+98印尼排华运动的结合。
然,大汉现在不需要韬光养晦,也不需要。
大汉国的国策就是称霸!
要君临天下,做世界的主宰,就一定要霸气,一定要让所有的蛮夷都清楚的了解,跟大汉为敌,一定是自寻死路!
刘彻在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立即就把随行的全部文武大臣召集起来商议。
同时,刘彻立刻命令,驻扎在玉门关附近的八千汉骑,立即拔营,向郁成城kao近,别的先不讨论,使团成员的尸首必须完整的拿回来,安葬在故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一天之内,刘彻召见了霍子候三次,问的全部都是什么关于大宛的事情。
暴怒的刘彻,根本等不了霍子候磨磨蹭蹭的慢慢设计大宛了。
他现在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大宛王必须死,血债,必须血来偿!
整个大汉国的战争机器已经运作了起来,谁也无法阻止其的加速。
尽管,被这个意外彻底的打乱原先的全部计划。
但霍子候还是坚决的承接下了攻打大宛的任务。
霍子候明白,他不接受这个任务,李广利就一定会接受,而李广利那个庸才去打大宛的话,只会白白浪费国库好不容易积攒的积蓄,白白给了匈奴人好几年喘息的机会。
与其那样,还不如他霍某人来干!
其实,历史上。大宛事变本来还要等两年之后,才会爆发的。
但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随着安息-大汉之间的军火贸易跟丝绸贸易的日益繁荣,托安息人的福,大汉国的骑兵在数量上已经恢复了漠北决战之前的实力,只是战马跟不上军队的扩张速度,特别是优秀的战马数量非常少。
基于这个原因,刘彻才会比原先的历史提前两年去大宛寻找张骞描述的汗血宝马。
历史的蝴蝶翅膀一扇动,所有的事情都面目全非了。
“原本要太初年才会爆发的大宛战争,没想到一下子提前了这么多……”霍子候从刘彻帐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星空璀璨,苍穹之上,一阵流星雨,划破了天际的寂静。
传说,有流星雨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死亡,无数人的鲜血与尸骨将交织成一曲时代的交响乐。
“死道友,不死贫道!”霍子候凝视着前方那几千年来一直奔流不息的中国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
哗哗的浪声,在他的耳边响起。
“看来,为了胜利,以前准备的一些东西,该提前派上用场了!”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指大宛:“大宛人,就让你们用你们的鲜血来见证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陌刀的神话吧!”
诚然,陌刀兵非常昂贵,贵到大汉国都不能够支撑起大规模的列装。
然而,这些年来,大汉国库富裕的很。
一万的陌刀兵或许没办法在仓促间组建起来,但是,两三千人总是可以的。
两千到三千陌刀兵为主力,一万多其他兵种配合,在霍子候看来,横扫大宛,把大宛人的血放光还是可以的!-
0-0-
这两天我有私事要处理,连码字都只能11点以后进行,实在抱歉了。
大家体谅下,明天应该就可以处理完了。
恩,尽管订阅很少,甚至不能支付我码字的电费,但我想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
不抛弃,不放弃。
直到写完这本书吧。
或许写完本书,我就不会再码字了。呵呵,或许我不适合吃这行饭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