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节 匈奴(1)(1/2)
蓝天白云之下,几行大雁向南飞。
秋天来了,最先知晓季节变换的候鸟开始了返回过冬栖息地的旅程。
一个部落的牧民,在长者悠扬苍老的歌声中,驱赶着成群的牛羊向下一个放牧地迁徙。
大汉使者王乌骑在战马上,他穿着一件匈奴人特制的羊皮袄,腰间配着一把匈奴人独特的骨刀,面上涂着匈奴贵族传统的墨汁,此时,他无论言行举止,都跟寻常的匈奴贵族没什么区别。
因为他的这个穿着打扮,前来迎接他的匈奴左骨都侯且兰奢非常尊重王乌,至少在表面上,毕恭毕敬,特地用汉人的礼节隆重的招待他,并允许王乌随处查看。
在近十几年来,能够得到匈奴人如此热情招待的大汉使者,大约也就王乌一人了。
王乌举目眺望那个正在迁徙过程中的匈奴部落,他那双充满了北地人智慧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匈奴,确实已经非常虚弱了,它的虚弱,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王乌回过头,用家乡方言对跟随在他左右的弟弟王胜小声的道:“阿弟,你看,那些牲畜中,几乎全是羊,牛马少之又少!”
王乌扬起马鞭,笑道:“匈奴人连演戏都凑不出足够的牛马来凑数了,此行,我已有八成把握完成使命了!”
远处那个牲畜群,延绵足足有十数里之长,卷起的烟尘都在地上拖曳出了一条浓浓的线条,数目少说也有十几万头。
如此庞大畜群,在王乌的记忆中,除却匈奴那些大部落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人能够拿得出手。
而根据王乌的了解,匈奴现在剩余的大部落之中,没有一个的迁徙路线在这边。
这样来看的话,就只有一个可能了:眼前这个牲畜群,是匈奴人动员而来,过来示威的,其目的无非就是告诉王乌:你小子老实点,大匈奴依旧强盛,不要以为你们打赢了几仗,大匈奴就怕你们汉人了!
可惜,他们没有调查清楚自己要吓唬的人的背景。
王乌是北地人,他的父亲,祖父都曾经跟匈奴贵族做过生意,在那个汉匈相对平静的年代,甚至还有匈奴大贵族,左大当户这一级别的高层到过北地参观。
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大汉在研究匈奴人,匈奴人也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观察着无论胳膊大小,还是肌肉都于其相当的庞大帝国。
从小耳闻目濡之下,王乌了解了很多匈奴贵族的习惯与忌讳。
同样的,他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游牧民族的特点。马背上的民族,靠放牧维生,抢劫只是他们的副业。
几千年下来,他们早就总结出了许多放牧的经验。
在那些经验之中,有一条教训,深深的烙印进了每一个牧民的骨髓之中:永远也别让牧场的羊群超过牛群。
因为,羊群一旦在一个范围内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很多种类的羊在吃草的时候,都习惯连草根一起刨出来吃掉!
因此,大规模的无限制的放牧羊群,只能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草场越来越少,最终完全消失!
“怎样?”一直在不远处观察,监视着王乌的匈奴左骨都侯且兰奢见到王乌折返,豪爽的笑问道:“汉使觉得我匈奴风景与你们汉国风景孰美?”
且兰奢深情的看着这蓝天白云之下的草原,张开双臂,显是非常享受这其中的环境。
王乌把脑袋微微一低,答道:“本使觉得,大体是差不多吧……”
“大汉有大汉的美,匈奴有匈奴的壮观……”王乌不动声色的看着且兰奢道:“所以,当初我大汉太宗皇帝写信给贵国的老上单于,两国君主约定,长城以外,是骑马放牧人的地方,长城以内是农耕定居人的居所,两国结成兄弟之邦,友好相处……”
“那你们汉国为什么要撕毁先王的约定,发兵攻打大匈奴?”且兰奢的一随从,看上去似乎是他儿子之类的年轻人忽然出声质问道:“汉匈两国,友好了几十年,一直相安无事……可是你们汉国人却撕毁了先王订立的盟友,夺取了我们匈奴人世代居住的牧场,军队的锋芒逼近了我们大匈奴世代祭祖之地,这又是何道理?”
且兰奢故作恼怒的瞥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对王乌道:“汉使勿怪,年轻人,总归是冲动的,得罪的地方,还请汉使海涵,勿要因此破坏了贵我两国的和平契机!”
“不怪!不怪!”王乌笑着摇摇头,把头转向长安的方向一鞠躬道:“本使今次奉我主大汉圣天子之命,出使贵国,为的就是恢复两国之间断绝已久的和平……”
且兰奢看着王乌,非常怀疑。
他的眼中闪烁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