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 武装锤子(1/2)
冠军侯搬回侯府的消息,倒是传的非常快的。
还没到下午,就有几波人来侯府送了礼物,大抵都是些霍去病往日的旧部,霍氏集团的成员。
不过霍子侯暂时没空去招待他们,只是托霍忠一一答谢。
因为,现在他到了少府左监司。
少府,在大汉朝属于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它直接受命于天子本人,甚至在理论来说,皇宫中的太监,宫女包括兰台御史,尚,仆射,侍中,全部都属于少府的管辖。
然,这也仅仅是理论而已。
实际,少府最近十几年来,已经无法再管辖到那些权力一天比一天大的宫廷太监,兰台御史,尚了。
它的结构已经开始从原先的天子管家向大汉国第一大金融机构与军工企业,土木工程建设转变。
当然,偶尔少府也会承接一些大人物的订单。
霍子侯今天来少府,就是要给其下订单的。
他要给锤子量身打造一套仅仅是在视觉就足够吓到一切对手的超级武装。
少府左监司的官邸在长安城东,但是实际办公地点却是跑到了城外三十里,紧邻长陵的一个戒备森严的小山谷。
这个小山谷,交通发达,数条平整的大道从其附近穿过。
每天,驻扎在长安城外的北军与十二城门侯所属的军队,会交叉从此巡逻而过,一天十二时辰不歇。
没有通行的符印或者天子亲自签发的通行证,哪怕是一只苍蝇,也休想接近此处。
如此森严的戒备,当然是原因的!
少府左监司在此处设立的作坊,每一个月都会铸造出数百万钱的五铢钱,同时,这里还承担着向未央宫,甘泉宫,林苑,东宫,太子宫等大汉皇室宫殿群提供必须的器皿与生活用品的职责。
另外,在此处还有数以百记的工匠及数倍于此的学徒在日夜不停的铸造弓弩,兵器。
在讨伐匈奴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黄弩,斩马剑等特殊兵器,皆是由此处的工匠制造出来的。
可以说,少府左监司与右监司,是大汉帝国最大的一个托斯拉,而且,这还是一个不追求利润,只为天子意志而行动的托斯拉。
穿过层层守卫的关口,霍子侯来到了这个小山谷之外,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条条滚滚升起的浓烟,耳朵中听到的是叮叮咚咚,不绝于耳的打铁声。
“这么大啊!”锤子摸了摸脑袋,眼睛都快瞪了出来,惊讶着大喊大叫。
事实,这个小山谷,经过从秦朝到现在几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扩建,早就已经面目全非,完全的变成了一个军事要塞。
只有亲眼看到了这个小山谷的盛况的人,才会明白,大汉帝国每年赋收入的十分之一,用在这里一点也没错!
那些滚滚而起的浓烟,甚至弥漫了整个山谷。
工匠们完全不顾浓烟吸入肺中,可能导致的种种疾病,忙碌的劳作于其中。
“没有口罩,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霍子侯见了微微有些摇头,但是没有办法,此时棉花的种植并未在大汉形成规模,张骞带回来的棉花,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沦为贵族家中的观赏类植物。
且对于目前的大汉国来说,首要任务还是种植粮食,确保粮食安全——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盲目的推广棉花种植,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或许……朝鲜那边挺适合种植棉花的……”霍子侯琢磨着想。
恩,朝鲜那边,假如按照历史发展来看,在被大汉征服之后,大汉会在那里设置乐浪等四个郡。
可惜,那儿实在太荒凉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不大可能在那里获得太高的粮食收入,还很可能给国家的财政背一个包袱。
既然反正都要背负担,不若干脆就在那里全种棉花!
可惜,霍子侯年纪还是太小了,这种军国大事他现在还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更别说让下面的人去执行他的政策了。
“唉,快点长大!”霍子侯摇摇头,但是一想到朝鲜,他的思维就立刻奔放了起来。
朝鲜那边,可是濒临大海,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进行远洋渔业捕捞。
现在的大海,可完全就是一片处女地啊!不说别的,光是海里面的鲸鱼,就足够让霍子侯为它们流口水了。
现在的大海中,鲸鱼数量,那跟现代可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现代鲸鱼经过人类几百年的滥捕,已经濒临灭绝,但是现在嘛……估摸着只要有足够的捕捞设备与技术,每一条出海的捕鲸船,几乎都可以有所斩获……
只是霍子侯还是不大清楚,现在的鲸鱼迁徙,到底是从那边走?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管它鲸鱼从那边走!反正只要散出足够的捕鲸船,在北海转一个圈,就会有船只发现它们的迁徙路线,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