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回营!(1/2)
当天晚上,整个小山村一片欢腾。
很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辽西人生性豪爽,好客热情,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阖村老小,上上下下的围着篝火,跳着舞蹈。
霍子侯喝着醇美的乡间小酒,吃着香喷喷的烤鹿肉,见到随行的将士还有些拘束,大手一挥道:“难得出来一趟,大家一起同乐吧,不用拘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将士们这才纷纷放开,与村中百姓一起跳着舞蹈,更有人扯开嗓子,唱起了家乡的民歌。
趁着欢乐的空隙,霍子侯对坐他旁边的赵过问道:“不知这些年来,地方上的收成可还好?赋税怎么样?”
“还一般吧……”赵过泯了一口酒答道:“辽西土地虽然肥沃,但是冬天太久,开春太晚,种子种下去发芽难,所以收成也比上内地,一亩大田,能够产两石谷,已经很不错拉……赋税嘛,朝廷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十五税一,没什么变化,就是这几年来,官府征藁刍征的多,虽然有些钱财补贴……但是,辽西人少啊,这么一来的话,就很难组织起人力来修缮渠道了!”
霍子侯听了,暗自记了下来。
对于一个接受过现代系统教育的人来说,他在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就是懂得中央调控计划。
虽然在现代他没做过公务员,但没吃过猪肉,总还见过猪跑吧?
无论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还是后世中国的五年计划,其核心精神就是以中央的力量,调控一切可调控的资源,用于发展经济。
“若我将来可以全权节制辽西地方官员与驻军,那么制定一个有效的中远期发展计划,动员全民的力量加上地方驻军,五年内当足可修建起一大批水利工程!”霍子侯不动声色的计划着:“不过,一个有效的五年发展计划,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来计划啊,难度是有的……然,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只要中国人认真了,就没什么事情是我们办不到的!”
自古以来,中央集权就是中国的传统,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下,只要统治阶级下定了决心,还真没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修筑了连接全国主要军事战略要地的弛道。
当今天子北击匈奴,南征三越,又降服了西南。
后世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使得江南变成鱼米之乡。
这些都足以证明,在中央集权统治下,一旦中央机器运转起来,是多么高效和恐怖的事情。
“不知道我将来能不能搞出一个动员法案来呢?”霍子侯喝了一口小酒,略微期待起来。
在他的想象之中,动员法是一个美妙的事情……以大汉国的人口规模,一旦全国总动员,足够在半年时间内动员起至少三百万接受过训练的兵力,在动员法之下,国家的意志与力量将被集中成一个拳头,这个拳头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或者民族可以承受得起。
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而是完全可能变成现实的事情——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曾经实施过类似现代动员法的法令,在那个高效和恐怖的政府调控下,长平之战,秦国甚至动员起了他国内的每一个青壮,人口……
但是,动员法想要有效的运行,就要求一个高效的政府。
以目前大汉官员的数量和素质来说,这个任务,任重道远啊,能够初步搭建起一个可行的架子,霍子侯觉得就已经很完美了。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霍子侯与张安世,拜别小村的父老,重又踏上回营的路。
“安世兄,昨天晚上没睡好?”霍子侯见张安世脸色有些不太好,一脸疲倦,问道。
“唉,别提了,昨儿晚上喂了一晚上蚊子!”张安世打了一个哈欠,略微带着些疲倦的道:“我可不像你,有一个忠心的下人伺候……”
霍子侯看了一眼现在被一个军士抱在怀中熟睡的小蚕豆,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昨天晚上他倒是睡的香甜,但小蚕豆却是一夜没睡,帮他捉了一晚上蚊子。
“嘿嘿……”霍子侯摸了摸头:“却是没有白疼这奴才一回!”
三十来里的路程,说远不远,半个时辰之后,霍子侯就出现在营门外。
“我的君侯大人,都尉大人……”门口常融远远的见到霍子侯,走上前哭丧着脸道:“您可算回来了,昨儿晚上陛下可一直惦记着您呢!”
“哦……”霍子侯笑了笑,下马道:“我这就去见陛下!”
“听说您昨儿个骂了太中大夫?”常融神神秘秘的凑过来道:“大人可得小心拉,那东方朔可不是善茬!”
霍子侯笑眯眯的看了常融一眼,他那里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挑拨离间的高手。
“侍郎言重了!”霍子侯拱拱手,他自然知道常融这么说的原因。这个常融缺点是非常明显的,但优点也同样明显,人家是非常讲义气的。
这么多年下来,宫中宦臣上上下下为什么都服他?
因为他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宦臣的利益而战!就连小蚕豆说起这位,也有些尊敬,更别说其他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