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翠璃薯(下)(1/2)
翠璃薯,这种看起来像似地瓜秧的植物不仅茎叶与红薯相似,就连地下根部生成的块茎也与红薯一样,挖出来,只要不剥开皮,无人能够知道其内竟藏有绝世瑰宝。翠璃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便是它的根茎,一刀切开,截面翠绿,肉质晶莹剔透,仿若凝脂玉石,不禁令人猜测翠璃薯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若是咬上一口,酸酸甜甜,令人垂涎不止。曹云小时候没少吃这玩意,要不是长成不易,只怕天天得拿翠璃薯当饭吃。
翠璃薯究竟对炼丹之术有何功用呢?在曹云师门一代代口传下来的介绍中是这样解释的:
翠璃薯去皮,把其内茎块捣碎、滤制后,可分玉浆与玉泥,也就是汁液与纤维。玉泥白腻如雪,玉浆油绿似翠。
炼丹时若以玉泥为基材,出丹之时绝少有废品。不知为何,翠璃薯虑制后而成的纤渣,竟可平衡分布整炉丹中的天地灵气以及各种药性,如此一来想把丹炼废都难!
只此一点便足以令修真门派疯狂了。开炉炼丹,若是一粒还好,成了坏了的也就那些料,大不了再炼。可是若想批量炼制,按照衍数,还有三才丹、五行丹,九元丹,三十六小周天丹,九九大元丹以及三百六十周天丹等多种炼法。至于像筑基丹、归元丹等普通丹药,有时更是一炉内成百上千。这也没办法的事,委实是成丹率太低的缘故。可其中浪费的天材地宝,想想都让人心疼。
由此便能知晓玉泥的珍贵了。一炉丹中想炼出废品都难,这简直是令修真者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不仅如此,翠璃薯虑制后的另一部分——玉浆,更是奇妙无比。
刚才说了,丹成后如何保存也是个难题,若不能及时服用,时间长了再好的丹也是废材。可是,若在一炉丹出鼎之时,置入翠玉凝脂般的翠璃薯浆液,丹成后其外自然而然地便会镀上一层晶莹薄透的外膜,其保存药效之用,不仅甚于玄玉,只要外膜不破,更有养丹之妙!
若说玉泥的妙处足以令修真门派疯狂,那么再加上神妙的玉浆……曹云每每想到这里都会不寒而栗,难怪翠璃薯的秘密千百年来只能亲口相传于下代弟子,甚至连《百草鉴》中都没有记录,若真被其他修真门派知晓的话,只怕自己死上千次都不够!
翠璃薯的神妙之处还不仅于此。在丹学中,炼丹等成品率是难题,但仍有一个变通之法——拆丹。所谓拆丹,便是把一粒高等级丹拆分成若干低级丹药,例如用以进入金丹之境的“九转日月丹”就可拆分为大量筑基丹或者归元丹。拆丹之学有人或觉多此一举,本来高级丹就少,再拆成其它丹药岂不浪费?话是这样说没错,不过拆丹比起炼丹来说成品率要高出许多,倘若哪个大派内有众多弟子需要普通丹药,而门内恰好富余高级丹的话,拆丹一途却也能解决材料匮乏之虞。这便是拆丹之法的奥妙所在。
通常炼丹,运气好的话每炉中会生有一颗丹母。丹母是整炉丹中精华所致,是元母,最为难得,正所谓“丹砂一粒名千般,一中有一为丹母”!而丹母便是拆丹的主材,也只有丹母才可用于拆丹,其它于同一炉中生成的丹则无此功效。不过,拆丹与炼丹一样,也必须面对灵气与药性分配不均的局面,也就是说,拆一炉丹,未必会生成多少所需丹药,全靠拆丹之人精心炼制,巧妙配药以及时刻不停地注意丹炉内灵气变化,才可以尽量提高成丹率,相当苦熬心血。同样道理,若拆丹时使用翠璃薯就没拿么费事了。以玉泥为基材,按照成丹的等级不断向炉内添加,完全可以保证开炉后九层以上都是所需之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