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有所思(2/2)
不过无论是炼制“玉枢丹”还是给人培体,眼下曹云手头是一根药草都没,所以必须得先采一些备用。
………………
顺着涧道,曹云约莫走了有一个来小时,此时涧道已渐渐窄小起来,再往前不远就快到头了。眼前这地界还不算山区深处,但早已不见人踪。曹云四下里瞅了瞅,见确实没有采药人在附近,于是一提气,脚下发力,蹭地便顺着旁边一座小山窜了上去。宛若灵猴一般,三五下就来到半山腰一处悬崖位置。此时曹云不仅余势不止,反而越发迅疾起来,就见他极速奔跑几步,猛然间高高跃起,直接蹦到一株探出悬崖的老松之上,身形下沉之际,曹云脚下再次发力,狠狠踹在老松一枝粗杈上,震得整株树一阵乱颤,而曹云借着这一脚之力,身形再次拔高,翩然而起,全部身躯极尽舒展开来,仿若大鹏展翅,便从悬崖上飞了出去。
这一幕若是让旁人见到,保不准心脏都得吓蹦出来,而曹云非但没有一丝慌张,看那半空中如云雀翱翔的身姿,好像很是享受的模样。
如同一叶飘落,曹云的身形最终抵不过地心引力,开始飘荡下沉,就在其飞落之势越来越快时,他已然飘落到另一株老树上,随即脚下一点,整个人横飞出去,再落地时,便已到了另一座小山的山脚处。
此时间,原来曹云走过的那条涧道早已不见,山间再无坦途可循,而前方的山势却渐渐高耸挺拔起来。这里人烟罕至,曹云也不怕惊世骇俗,身法施展开来,连纵带跃便飞窜上山,同时也根本不必去寻那下山之路,而是直接从山巅飞下,脚踩树枝就是一个起落,手探藤蔓便是一次荡跃,如此敏捷矫健之轻功,恐怕那山中老猴也只能望而兴叹。
起起落落之中,曹云不见一丝停顿,身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整个人飞跃山间时仿若行云流水,轻松自然;又如天马行空,写意畅快!这种能够毫无拘束施展全部身法的状态,令曹云无比享受,他甚至有种想要长啸的冲动。这当真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最佳写照!
接连不停的攀爬纵越中,曹云的神情专注而又惬意,当再次从数十米之高的山峰顶上飞跃而出时,他不由得思索起一个曾困惑多年的问题:轻功为何会有如此效用?或者说,内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所谓轻功,也就是轻身术,大体上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世俗之人看来,轻功就是增加武者的运动速度,提高纵越高度;而第二点,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轻身”!
第一点比较好理解。其基础本质与内家拳的发力方式几乎相同,讲究的是爆发力,在极短时间内使得武者可以爆发出超强的脚力,就如方才曹云第一次从老松之上跃出时,为了飞纵得更远,他脚底瞬间爆发出的力量令得那株两抱粗的大树整根都颤悠起来,力道大得惊人!
而第二点则比较令人费解了,甚至一直被外界人认为是无稽之谈。还拿方才曹云的动作为例:他从悬崖上飞出,跌落大约二三十米的高度,然后又踩踏在另一株大树的枝杈后再次进行下一次纵越。那条枝杈不算太粗,约莫小腿粗细,按照常识,从如此高的地方跳落,那种树枝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曹云的巨大惯性以及体重之和。可他却偏偏做到了!难道说,是自己的体重在飞落树枝上的时候已经消失了一部分?曹云正是对此疑惑不解。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曹云开始琢磨起自己使用轻功时的运气方式。在施展轻身术时,曹云是从丹田提气,经任转督,而后转走足三阴经,真气归肺经,再入任脉,最后由任至丹田,完成一个循环。曹云不知道他这种行气方式是否与其他练习轻功的人是否相同,反正当年赵凯忠便是如此教授的,他也一直照此练习。照着此种行气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曹云飞跃在空中时的体重确实减轻了,莫名其妙的很!
曹云自幼没上过学,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他有闲暇功夫时,便会经常自修一些买来的各种教材,而最近他对物理有些着迷。他知道按照现代科学上的解释,支配着世间万物的的“力”总共有四种,分别是电磁力、强、弱相互作用力,最后一种是万有引力。他的身体所产生的重量便是受万有引力的影响而引致的重力。若按照物理书上的解释,地球的质量不会变化,他自身的质量也不会变化,这两者间产生的引力也不会发生变化,那为何按照轻身术的运气方式行功时却会产生如此怪异违反常识的效果?曹云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他又把思索的焦点回归到真气上。以前赵凯忠为他讲解内功功法时说过,真气乃是真元之气,存于脉络之中,分有两种,一是后天真气,另一是先天真气,而先天真气只有进入先天境界时才可在体内产生。这两种真气具体有什么分别曹云当然不清楚,照他看来,先天真气无非就是比后天真气更精纯更浑厚罢了,至于到底如何,这师徒俩人却只能大眼瞪小眼,徒奈无解。曹云年纪轻轻便已打通任督二脉,达到后天极致的境地,赵凯忠说这是因为曹云天资甚好,根骨奇佳的缘故,通俗点解释就是曹云体内的经络比起其他人而言,没有微弱到甚至闭塞的糟糕程度,比较容易打通罢了,再加上曹云练功时心无旁骛,神智异常纯一,几乎没有过燥乱时刻,所以才能如此轻易练就到目前的地步。但真气到底是什么?曹云翻遍典籍也没有找到过明确的解释,反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气”,这点他倒是很肯定,谁身体里有“气”来回游走的话,不死翘翘才怪!
曹云还有另一个疑惑,那就是经络到底是个啥玩意?他常年练气行功,对于自身体内的经脉与真气运转已是熟的不能再熟,可细一想想,经络这东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上的合理解释,解剖学也一再证明,人体内根本无法发现任何经络存在的痕迹,这种存于华夏大地几千年之久的共识,至黄帝时期起始,在今天却已被某些人划归于封建糟粕。当然,对于某些人的“一棍子全部打死”的言论,曹云非常不以为然,毕竟他自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但他也非常相信近代的实践科学,既然解剖学无法发觉到经络,那就说明经络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于人体之内,而正因为有了经络,体内真气才可以按照规律运转;既然经络一物无法被现代科学手段所发觉,那么真气也必然更加无法被人所了解。对于此种现象,也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一句话才可勉强称得上是解释: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无论如何,曹云知道他很可能一生都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修行练气这么多年,却连自己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点让他心内有种非常不甘的情绪,但他也明白,就算是其他修真之人也未必能够解答他的疑问,无论那个修真门派,其修行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传承而来,大家只知道按照本门典籍该如此修行,却没人清楚为何照本宣科便能修为日渐深厚,甚至最终飞升成仙。也许这就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吧。
道学实在太深奥晦涩了,有几人能真正从中得知真理?正是这种缘故,才使得曹云逐渐产生了接触现代自然科学的意愿,他想通过别的方式,看看是否能合理清晰解答自己迷惑很久的疑问。只不过,限于他目前的学识,曹云反而觉得越发困惑了,这点委实令他头疼不已。
不过他至少清楚到一点,那就是他身体重量的突然减轻必然与自身体内的真气运转有关,但这两者之间究竟如何产生作用,却是一个让曹云思索到直撞墙的问题。
“真气会影响到万有引力吗?真气可以使我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或许,真气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一种人类目前还未给其科学定义的能量?可能如此吧,所以真气才会对万有引力产生某种特殊作用……那么,万有引力的本质又是什么?我的无量天尊妈妈咪呀!这得想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