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牌坊(1/2)
第846章 牌坊
矿长办公室里,四个人正等着朱由检。
朱由检不认得这四个人,但这四个人都认得他,这四位都曾经在京城做过小官,见过皇帝的面。
门开了,又一个人走了进来,向朱由检等人一拱手:“皇上,杨阁部,三位公公。”
这个人崇祯倒是认得,正是自己的表弟刘文炳。经过这一年时间,崇祯对好些事也看开了,没说什么“待汝不薄,何故背反”之类的屁话,只是平静地说:“何事?”
刘文炳尴尬地说:“曹帅请您回京。”
朱由检这才知道,他被移交给曹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新卫营的军官上报说他是个大人物,曹营没费多大力气,就查出他的身份了。
然而这件事报到罗汝才那里之后,罗汝才的批复却是:“照一般俘虏办理,注意不要让他死了。”
这么损的主意不是罗汝才能想得出来的,这是纳敏夫提的建议。当时皇太极还没收拾掉,不管哪家反王把崇祯握在手里,都很尴尬,不如让他在矿山待着,大家都省事,也教训教训他。
于是,崇祯就在矿山待了一年,孙传芳随时向上面通报,只有四营高层的十几个人知道这件事,像看猴戏一样看崇祯的矿工生活。
现在皇太极没了,也该考虑给大明送终的问题了。朱由检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知道罗汝才肯定不是请他回京城做皇帝。
朱由检问道:“你们现在如何?”刘文炳说:“三位皇子现居嵩山少林寺,皇后、贵妃、公主与巩、刘二家一到往江西依桂王居。”
“叔父一家安好否?”“桂王不善耕,以编篓、喂鸡度日,招赘一农家子为婿,业耕甚勤。王妃并后、妃、公主皆事纺织。生计穷困,然尚足维生。”
“好得很!好得很!”朱由检连连点头,“做太平农夫,幸甚,幸甚。”
巩永固在村塾教书,他十分多才多艺,不过现在能用得上的技能也只剩下识字了。刘文炳一家是这些流配贵族中谋生能力最强的,在崇祯当官之前,刘家人一直夹着尾巴过日子,过的是普通城市中产的生活。现在刘文炳开了间小小的杂货铺,家里人也教书种地,能凑合喝上一天两顿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