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撤退(1/2)
第816章 撤退
清军在撤退。
他们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多少次撤退了,曾经,他们饮马黄河,仿佛天下就在掌中,可是现在,他们一退再退,而且退得越来越狼狈。
“这帮曹贼,真是阴魂不散!”阿济格恨恨地说。他是清军中和罗汝才交手最多的将领,但是直到这次撤退,他才真正意识到罗汝才有多么难对付。
曹营的攻城能力不算差,但是强攻清军重兵防守的固关还是力不从心。所以罗汝才也根本没打算攻,只是每天都进行炮击。
固关虽然攻不破,但曹营的各路偏师已经把直隶南部搅得天翻地覆。再不撤,阿济格这支军队就要陷入曹营的合围了。
但是在撤退的这一路上,曹军如同附骨之蛆,死死黏着清军不放。他们的战术有些像蒙古人,却有比蒙古人更高的组织纪律性,百骑一队,从四面八方轮番攻击清军。
在剃发令和清军撤退这两件事的双重作用下,本地绅民“无一人不向贼”,清军现在耳聋眼瞎,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
一支三四万人的大军,在行军时不可能全部窝在营寨里,必须有人出哨,有人修桥补路,有人挑水打柴,有人进村征粮,但是现在清军一旦离开大营就会受到袭击。
如果清军反击,打退一百人来二百人,打退二百人来四百人,打退四百人来八百人,无穷无尽。曹营有本地的士绅团练、民间义军、普通百姓、绿林山寨配合,来去自如,不管走到哪,打个欠条就有开水热饭,行军速度奇快,逃避躲藏也如鱼得水,清军根本无法反击。
清军的粮食倒还足够,不下乡抢吃的,躲在营里干啃主食也能活。可是三四万人所用的燃料是难以在营地附近就近获得的,打柴的清军只要离开营寨较远,就会被袭击。很多地方的水也不够用,去远处取水比砍柴更困难。再加上这里是之前清军入塞劫掠时屠焚过的地区,很多地方只余焦土,清军士兵只能吃半生不熟的饭,喝水都有配额。天寒地冻,清军却缺少生火取暖的柴禾,苦不堪言。
阿济格不能停下反击,曹营的主力在哪他不知道,而闯军复辽营正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清军走他们就走,清军停他们就停。
现在阿济格连自己反身迎战能不能打赢这两万闯军都不确定了,虽然这两万闯军全都是前明军,但是现在的状态已经完全不同。就算阿济格打得赢他们,也必定是经过一番惨烈的苦战,到时候不知躲在哪的罗汝才杀出来,那就只剩收人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