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7章 要吃饭,不要重征

第17章 要吃饭,不要重征(1/2)

目录
好书推荐: 幸运的杨小楠 天葬神隐 我偷哭了所有人 汉二世 兽世萌宠:种种田,生生崽 不轨 边宋群侠传 姑爷请留情 重生陈情 回档少年时代

“代天抚民大元帅、应天救民大元帅、奉天倡义大元帅、顺天安民大元帅到!快快开门!”这四个大元帅的顺序是四家的文官争论了好久才定下来的,最后决定,现在大家地位平等,按年齿排序。

开封城南,西营、闯营、曹营、包营自东向西依次列成阵势,他们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就抵达了开封城下,又都是四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外观最好的队伍,明盔亮甲,旗帜鲜明。开封百姓看看他们,再看看城里的明军,人和人的差距,有时比人和狗都大。

李辅明、陈永福归降了李自成,他们认为李自成最有取得天下的希望。唐通不愿失去军权,向张献忠投降。河南巡抚李仙风是陕西高陵人,他率领被李成栋挑剩下的抚标士兵投降了罗汝才,本人则入纳敏夫营中。

归德府被西营全面占领,开封府被曹营全面占领,各县官员有的自尽,有的出家,有的逃跑,有的投降,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之前和明军的斗争,已经让他们的气泄尽了。西营和曹营的占领,反而得到了很多缙绅的欢迎,因为他们已经被明军抢成穷光蛋了,只剩下田产。虽然西营和曹营来了要推行永佃和减租减息,但毕竟还承认土地是地主的,而且能结束战乱,保证缙绅的人身安全。

罗汝才在兵临开封之前,已经宣布一个月后在郑州举办开封府试,而且允许在明朝已经取得举人功名的人通过举荐获官,西营在归德的科举也正在筹备中。大家都忙着换新官帽子,至于大明,毁灭吧,赶紧的,累了。就连督师李建泰,都投降了曹营,他是山西曲沃人,老家在曹营控制之下。李建泰一逃,原本零星的逃亡变成了巨大的风潮,开封朝廷的官员已经散去一大半了。

此时守卫开封的,只剩下黄得功一部。

黄得功的部下,开封乡勇,再加上王朴、卜从善等部的残兵败将,黄得功手上控制的还有近万人。此外,还有崇祯智力升级的另一个成果——新卫营。

崇祯经过了从京城南逃的这段经历,意识到自己手上没有信得过的军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到了开封之后,他便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卫队,名为新卫营。

新卫营一共六百人,由太监中最“知兵”的高起潜组织一群下级军官负责训练,分为左翼和右翼,实际掌军的是崇祯的表弟新乐侯刘文炳和妹夫驸马巩永固,又派了崇祯认为最忠诚的太监王承恩和方正化作为监军。

虽然没有什么名将,但是崇祯给这支六百人的小部队每年投资三万两银子,这就使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都很不错。只要皇上肯给钱,大家还是很愿意为皇上当兵的。

但是很明显,面对城外的四万反贼和城内的一万潜在反贼,这六百人毫无用处。

黄得功本人再忠诚也没用,他的嫡系部队在和西营、闯营乃至王朴的战斗中损失很大,现在实际掌控且有战斗力的也就几百人,剩下那近万士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朝求生,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闯王来,城门开,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