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万年歌(二)(2/2)
东汉年代如下:
公元25年,乙酉,光武帝。
公元5年,戊午,明帝。
公元76年,丙子,章帝。
公元9年,己丑,和帝。
公元106年,丙午,殇帝。
公元107年,丁未,安帝。
公元126年,丙寅,顺帝‘
公元145年,乙酉,冲帝。
公元146年,丙戌,质帝。
公元147年,丁亥,桓帝。
公元16年,灵帝。
公元190年,庚午,献帝。
公元220年,庚子,魏文帝。三国时代开始。
为什么说刘秀是“光华主”呢?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毒死汉平帝,篡夺了汉朝江山,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改制”。但新朝寿命极短,很快就被刘秀建立的东汉所代替。
东汉光武帝刘秀励精图治,建武之世,受西汉末年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较快的得到了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刘氏汉家天下得以完全恢复、发展和中兴,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武帝刘秀自公元25年称帝,至公元57年去世,在位33年。前31年使用“建武”年号,后2年改用“建武中元”年号。他统治时期,中国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后汉》作者范晔评价刘秀说:“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刘秀的“建武盛世”,为后来的“明章之治”以及近200年的东汉刘氏王朝的统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刘秀在洛阳病逝,享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县谢村,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刘秀四子刘庄继承皇位,即汉明帝。东汉一直延续到三国时代,最终被魏所取代。
光武帝刘秀兴复东汉的历史事实完全证实了太公的预言。
、四百年来更世界日一曲怀毒害
西汉二百一十四年,东汉一百九十六年,两汉共四百一十年,说四百年是举个整数来说的,“更世界”就是改朝换代。就是两汉过了400年左右就要改朝换代了。那么接替的朝代是谁呢?“日加一曲”合成个“曹”字,指曹操,说“怀毒害“,就是指曹氏父子篡汉,接替汉朝的就是曹魏政权。
这“日一曲”又是双关语,“日”指天日,“日一曲”天日面被弯曲了,说的是此时世道不正,社会黑暗。这也正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显然,这个预言完全应验了。
9、一枝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传两代
“一枝流落去西川”说的是汉朝的一个分支,流落到四川去了,西川就是四川。这个预言说的是刘备作为汉家的一枝后代,称帝于西蜀,即四川,史称“蜀汉”政权。“三分社稷”也说对了,因为蜀汉政权正是得天下的三分之一。“传两代”也说对了,昭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刚好是两代,就被魏国所灭亡了。
10、四十年来又一变相传马同无半
两头点火长安委鬼山河通一占
“四十年来又一变”指什么事呢?在昭烈帝刘备与后主刘禅在位的四十三年期间,曹魏政权也发生一次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相传马同无半”中的“同无半”,将“同”左边去了一竖就是一个“司”字,与“相传马”的“马”字合起来就是“司马”二字,指的是带“司马”字样的人篡魏这件事情。“两头点火”,下两火不就是一个“炎”字吗?这里就是指司马炎了。“委鬼山河通一占”,“委鬼”合成一个“魏”字,指曹魏的山河通通被司马炎占去了。
“相传马”也是双关语,说的是司马父子得到曹魏江山是靠在马,也就是靠军权得到来的。“两头点火”也是双关语,说的是司马氏既对外蜀与吴开刀,又对内曹魏点火。最后才能“长安”——比喻当皇帝。“委鬼山河”也指曹魏江山本来就不正。说的都委很巧妙。
这“四十年”是:
公元221年,辛丑,蜀昭烈帝。
公元2年,癸卯,蜀汉后主。
公元263年,癸未,蜀汉亡。
公元265年,乙酉,魏亡,西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