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玩转宋末 > 第21章 科举考试

第21章 科举考试(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羿 死亡征程 鬼斧·神工 战狂传说 挟天子 鹧鸪飞 二人传说 安然记 诗人的乱世 阵法修真

试卷发到杨林手中,杨林本来打算交白卷的,还过还是看了一下。ENxeI。O题目共有三题,第一题是让考生们为这贡院大门提写一对对子。

杨林一看这题目就想起了自己以前听过的一个对子,拿出自己身上带的中性笔写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接着又见到下一题,题目是请你以临安城城北的西湖为题作诗词一首。杨林这几天正好看了不少这方面的诗词,于是就写了一首上去:

“东南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这首词在杨林在唐珂带来的那本书上看了来,是杨林除了岳飞那首满江红以外最喜欢的一首词,词中借西湖美景指斥南宋君臣断送大好山河映,然后发出伤感,最后幻想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的神话想借钱塘潮汐,为岳飞报仇雪恨。这首词杨林看书时词的一旁写着作者是陈德武,不过作者旁边注明出生年月的地方却写着不详。杨林见到百年南渡这四个字,估记这首词已经出现了,因为宋室南迁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不过他在酒楼还没有见过一个读书人吟过这首词,他现在把这首词写在这里,他也不在乎这首词现在有没有出现了,他主要是想学学宋代文人,嘲讽一下朝廷,因为在宋代言论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在科举的时候写文章嘲讽朝廷也是长有的事,这些文人一个都没有什么事,有一个写反诗的还被皇帝封了官,所以宋代才有这么多的爱国诗词流传了下来,不过要是有人在清代写一首这样的词,那么他十有**是要被诛九族的。

答完第二道题,杨林接着看第三道题,第三道题是一道实事题,也是当今宋王朝面临的最大难题,题目是想各考生谈谈怎么应对现在蒙古对大宋军事威胁。

杨林看到这个题目后,不由自主的回想了一下现今的局势,杨林在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蒙古骑兵是人类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部队,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所遇到的最大敌人也就是杨林他现在身处的南宋,蒙古一共攻打过三次南宋,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付出一个大汗的代价才灭了南宋,足足比蒙古灭亡他们认为他们最大的敌人金国多了一倍的时间。蒙古第一次攻宋被南宋退,而杨林他们现在身处的年代马上就是蒙古第二次攻宋的时间,位于云南的大理国已经在五年前被蒙古所灭,此次蒙古将从云南出发分三路攻打南宋,此次蒙古攻宋,南宋也是有惊无险,蒙古大汗蒙哥还在在合州钓鱼城战死,接着蒙古还发生内乱。第三次蒙古攻宋,南宋可就没那么幸运了,第三次攻宋,蒙古大汗忽必烈已经把他统治的地区建国号为元,并登基为皇帝,然后用了六年的时间围攻襄阳,襄阳攻破后,由汉江进入长江顺流而下直取临安,南宋这才灭亡。

南宋最主要的防御蒙古地区主要是四川,荆襄,江淮三个地区,蒙古三次攻宋,头两次主攻的是四川,想通过先占领四川,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临安,不过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骑兵作战,再加上在合州附近筑起的堡垒加强防御能力,整个合州易守难攻,使的蒙古两次进攻都功败垂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