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京(1/2)
“陛下,这李邦彦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打死赵明诚,若是无罪,难免让臣与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心寒啊!”
赵佶听后无奈,撇了一眼下手的蔡京。ENxeI。O
蔡京知意,立刻向李格非说道:“谏议大人此言差矣,当事李邦彦也说了,当时他要审问赵明诚,谁知那赵明诚居然率众反抗禁军!即使是李邦彦错怪了赵明诚,却也是赵明诚咎由自取,死了也怨不得他人,毕竟李邦彦大人与禁军,代表的可是陛下,可是现在你再看李邦彦,他已经被赵明诚刺破右眼了,如此乱臣贼子,李邦彦杀了,便杀了吧!”
听到蔡京的话,赵佶眼神一亮,不由点头说道:“不错,李邦彦与禁军代表的可是朕,这赵明诚居然敢反抗,确实是死不足惜。”
李格非听了这等强词夺理,还想辩解时,赵佶却突然说道:“好了,谏议大夫,不要再说了!李邦彦为维护朕的脸面,亲自出马将逆贼赵明诚击毙后,不仅无过,而且有功,赏李邦彦黄金百两,赐李爱卿三月时间,用来养病。”
李邦彦一听,这次不仅自己没死,而且还有好处,立刻大喜的朝赵佶拜倒道:“陛下英明,谢主隆恩!”
李格非看着这场馋臣昏君的闹剧,心中不由涌起一丝冷意,叹息一声,双手朝着宋徽宗拜道:“陛下,臣以老朽,恳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赵佶本来就很讨厌这个谏议大夫,听到这句话后,居然面带喜色的高兴道:“既然李卿已经老迈,那朕就准了,赏李卿良田百亩,黄金千两已足够养老!”
李格非看了后,心中更冷,脸色僵硬的朝着宋徽宗拱手施了一礼,也不推辞说道:“谢陛下,微臣告退。”
说完后,转头起身朝百官的反方向走去,他此时一刻都不想在呆在这帮昏君馋臣的身边,而家中女儿正等着出嫁,夫君却以遭人毒手,自己这个当爹的竟然连报仇都不行,想着,李格非悲哀的叹了口气,仿佛突然间老了几十岁般,随手叫了辆马车,随意的逛起东京,他不想回家,也无法面对女儿的脸。
等李格非走后,赵佶突然急急的朝李邦彦问道:“李卿,找到玉玺了没?”
李邦彦一听这句话,心中不知怎么回答,当下便闭起双眼,朝旁边倒去,索性装昏了起来,只不过配着他那满是鲜血的脸面,却也没人怀疑他的真假。
赵佶看到李邦彦‘昏’倒过去,急忙命令侍卫把李邦彦抬下去,不过又不放心玉玺,只能在询问禁军还没找到玉玺后,立刻着带人亲自搜刮起李府来。
……
李格非雇了一辆马车,失神的让车夫随便溜达,自己则双目无神的看着这繁荣的大宋都城,李格非心中不由的问着自己,自己这么多年,固守的原则是对是错。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多的有些让李格非难以承受,先是故交李蕴成为大唐余孽,接着是未过门的女婿惨死,从李邦彦冤杀赵明诚,却不想反被宋徽宗奖赏,而后自己效忠一世的大宋皇帝竟在听到自己要告老后,居然喜形于色起来……
连番的惊变让李格非有些靡靡不振,不过六十岁的年纪,双鬓居然短短数时辰泛出些许泛白……
“驾!”
这时李格非耳旁突然响起一声熟悉的喊声,李格非神情一震,连忙把脸伸出窗外,正遥遥的看到李胤安坐在高头大马上朝李府奔去。
李格非想到李胤于自己毕竟是忘年之交,见到四处没有有心人的情况下,急忙大喊一声道:“贤侄!”
刚喊完却有些后悔,毕竟李胤也是李唐后裔,而且李胤才学极高,若是和大宋为敌必定是大宋的心腹之患!不过李格非想到方才发生的事情,猛然一咬牙暗道,既然是大宋对不起自己,那自己又何必再想大宋,而且李胤毕竟只有一人,这李家已经是完蛋了,李胤在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了,还是赶紧让这忘年之交逃命为好。
正骑马奔走的李胤一见李格非,心中不由一奇,今天正好是他女儿出嫁,他怎么不再家里?而且李格非面色黑黄,显然受了极大的刺激!
不过李胤也不细想,骑马便来到李格非身旁,拱手施礼说道:“伯父……”
却是李格非没工夫与他客气,见他来到后,立刻把他拉到马车上,谨慎的向外看了看,发现没人后,不禁吁了口气,关切的看着李胤埋怨道:“贤侄,你怎么又回东京了?”
李胤听后,心说没杀到赵明诚自然要回来,难不成看你女儿嫁人,不过面上却是装出疑色道:“外面的事办完了,自然要返回家中,今天况且是清姐嫁人,难道我这个当弟弟的,不来恭喜一下?”
李格非一愣,看了一眼车夫,见他听不到二人谈话后,小声疑惑的说道:“贤侄莫非不知道你李家已经遭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