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英会(1/2)
先后有十多人飞上平台,姿势漂亮的,便赢得一阵喝彩。而台下那些自度轻功不济、不能飞越这么高的木柱的人,只好在心头暗叹。
“我来试试!”一洪钟似的声音响起,震得人耳鼓隐隐作疼。一道蓝影从武试区人丛中缓缓飘起,至半空,突然加速,一晃眼,台上已含笑站立一位英俊青年。此人身高七尺有五,形貌俊美,双目炯炯,两道眉毛特别浓密,手执折扇,着一身蓝衣——却不似一般武士那般劲装短打扮,而是蓝袍袭地,更象是一介书生。衣带飘飘,如玉树临风。
台下肃然。
“在下汉中朱勋,有幸结识各位英雄!”青年抱拳施礼。
四下里这才爆发出由衷的喝彩声,连大刀王也跟着不住喊“好!”武术行家心里面明白,用轻功纵跃,通常是先快后慢,而这个朱勋竟能做到先慢后快,收发自如,其功力之高,已是难以推测。
蓦地,又一团黄影冉冉而起,以极慢而均匀的速度飘移、飞升,到达木柱之顶,亮一个姿式:金鸡独立。再以同样的速度飘落台上。姿态从容娴雅,若闲庭信步,似仙人下凡莅临!此人的轻功造诣,毫不逊色于先前那个朱勋!台下又是喝彩不断。黄衣人却不理不睬,将头转向嘉宾区一侧。大刀王等人这才看清,黄衣人表情木然,脸上的部分皮肤呈暗紫色,似是被烧伤的痕迹;与朱勋的打扮差不多,穿着黄色长袍,比朱勋要矮两分;眼睫毛特别长,眼珠又黑又亮;腰佩一柄松纹古剑。
“还有没有哪位英雄上来?”“铁判”李通连问三遍,再无人上台。李通清点人数,宣布:“共有十七名英雄过关,请报上姓名。”
不一会儿,台上每个人胸前多了一根红绸带,写着每个人的名字。人们看见,黄袍人原来叫马云。
“下面,就看看各位的真功夫。你们可以任意选择对手进行比试,负三场者,即被淘汰!希望大家点到为止,但刀剑无眼,后果自负,你们要先想清楚!要想退出的人,可随时下台!这台上可同时进行两场比试。”李通交待完规则,转向贵宾席,恭谨地说道:“有请本次武试的裁判,水云观天一真人和中原大侠洛浩川洛大侠上台!”
一道在前,一俗在后,登上平台。天一真人头戴庄子巾,身穿海青袍,须发微白;他稽首为礼。中原大侠洛浩川四十多岁年纪,白净无须,气概凛然,谦恭地抱拳一个四方揖。
台下武生们群情耸动,就连有些文士也起身向天一真人和中原大侠二人致礼。皆因近年来,天一真人和中原大侠的名号实在太响,隐然已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极受武林推崇,万民景仰。
台上剑客们捉对厮杀起来,一时间刀光剑影,看得那些文士们眼花缭乱。激斗双方分分合合,兵器交击的嗡鸣声不时地震动耳膜。而当天一道长或中原大侠叫“停!”的喝声响起,双方倏然分开,很多人竟看不出谁胜谁负!
两位裁判宣布获胜方之后,李通便执笔在输的一方名字下打上一个“”,有三个“”者,便被淘汰。
贵宾席上,刘若风、王蹈、荀小玉坐在一起。荀小玉不住地大声说着话,对台上比试的各方评头论足,可惜周围少有人理会他。
刘若风与王蹈一边观战,一边小声交谈。刘若风轻声说:“想不到武技竟能达到这般境界,令人好生向往!”王蹈道:“小时候,家父也曾要我习武,可惜我体质太弱,不是练武的料。不过,刘兄,习文同样能报效国家,光耀门楣,文、武是各有所长。”刘若风慨叹:“可惜我等文士,空怀壮志,报效无门哪!”“刘兄这话怎么说?”“王兄,实不相瞒,小弟本是荆州博野人氏,本县守备秦恩公见我有些才学,荐我来京都寻个差事。但小弟来此已三月,日日奔走于庙堂之间,可是至今仍毫无着落啊。”王蹈也叹道:“如今,朝庭里权臣当道,又施行什么九品中正制,不能举贤任能,用人全看出身家世,实在堪忧啊。”……
台上的争夺越发激烈,有人受伤、流血,最惨烈的一幕是,一少年被一位虬髯大汉一刀削断左脚,血流如注,当即昏阙!天一道长迅速点了少年穴道,大刀王吩咐下人把伤者抬下去救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