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北进(1/2)
刘若风好奇,便叫太监把这四名秀女带到永乐宫,他要看看,这几名女孩到底是何许样人。
四个民女打扮的人低头鱼贯而入,进屋便跪拜于地,轻呼:“皇上万岁!”
刘若风细一打量,已知端倪,叫道:“快快给朕抬起头来!”
四人抬头,不住嘻笑。刘若风果然没看错,其中两人正是马芸和竹青,另两人也是莫家堡的姐妹。刘若风想上前与马芸说话,却忍住了,故作生气道:“青姐、芸妹,你们怎么跑进宫里来了?真不象话!”
竹青把马芸推到前面,道:“皇上不是很想见她吗?现在我把她给你带来了,你怎么反而不高兴了呢?是不是有了新欢啊?”
马芸冷哼一声,道:“听说宫中新来了什么淑仪、才人,他的魂只怕早就被勾走了,哪里还会记得我呢?”
最难猜的是人的心,最难应付的是女人的嘴。刘若风赶忙陪上笑脸,道:“好姐姐、好妹妹,你们别冤枉我了,我根本就没碰过这些淑仪才人一下!好了,说正事吧,你们这时进宫,是想随军北上吧?”
竹青答道:“是啊!我知道,你是不会答应咱们莫家堡的女兵跟你一同北上作战的,只好出此下策,找尹大人帮忙把我们送进宫来,以宫女的身份随行。”
刘若风笑道:“青姐!你想见朱兄的面,我当然要成全。不过,我怕朱兄会说闲话哟!”
竹青板着脸道:“他爱怎么说,由他说去吧,我可管不了那么多!”
刘若风止住笑,认真地问:“青姐,你走了,那些姐妹们怎么办?你安排妥当了吗?”
竹青说:“还能怎样安排?姐妹们象以往一样,在利来织锦呀。”
刘若风想了想,道:“青姐,要不这样,我赐给她们足够的钱物,让她们回去,着手重建莫家堡。你看行吗?”
竹青和另两名女子急忙拜伏于地:“多谢皇上厚恩!”马芸把竹青扶起来,见她眼里已有泪光,便道:“竹青姐,你谢他作什么?他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我莫家堡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竹青的语音里有几多悲凉,也有一分欣慰。她对两个女孩道:“果子、小玲,咱们出去吧。”她是要给刘若风、马芸留下空间,两个女孩自然明白其用意。
……
刘若风决定带四名太监、四名宫女(当然就是马芸、竹青等四人)随行。淑仪张素芝、伊花得知消息,也跑来缠着皇上,要跟着他去汉中。刘若风道:“敌兵的箭可没有长眼睛,你们不怕死吗?还有,打起仗来要常常长途行军,你们吃得消吗?”张素芝、伊花便不再开口。
二月二十一日,刘若风带着手下将领汤化龙、张黑虎等,率军北上。他们不走剑门古道,而是经巴西取道桐县,从东北方翻越高大的米仓山,悄然出川。
此时汉中两军的态势,东面最为吃紧,晋军主力沿汉水上游西进,进抵乐城;晋军分出一支,渡过汉水,从南面楔入,直扑南郑,目的是要阻断汉中与蜀中的联系,孤立朱勋之军;北面,晋军渡过渭水,逼近散关;西面,晋军已突破朱勋的祁山防线,汉军只得退守武街。而李攀升率领的三万部队刚进至阳安关,朱勋立刻从中抽调一万兵马增援乐城,而令李攀升率余部阻截南郑之敌。
刘若风率军,不畏艰险,翻山越岭,不带粮草,轻装前进,正好出其不意,出现在南线晋军的后方。汉军截断晋军粮道,断了其退路,使南线晋军成了一支孤军。这路晋军约一万六千人,由麻子将军殷开山(此人曾在前次进犯巴西的晋军统帅荀泉帐下效力)指挥,本来是为了完成对汉军的包围而来,现在反而陷入了汉军的包围圈。
这时,殷开山所部晋军已越过冷水河,到了南郑城下,还未攻城,便得知粮草被夺、后路被抄,心中大急。他与部下一商议,决定放弃攻取南郑,转而向前直进,想打到武街,与西面晋军会合。不料迎面碰上阳安关李攀升的队伍,一番激战,不能取胜,只得后退。南线晋军的形势极为不妙,前有李攀升挡道,后有刘若风的追兵,北面有南郑城中三千守军的威胁,再往北是汉水阻路,南边则是崇山峻岭,虎狼当道。殷开山心一横,带着晋军朝南退却。汉军从三面截击,晋军伤亡惨重。幸而晋军统帅部派出一支骑兵接应殷开山,殷开山所部才没有全军覆灭,仅以数千人逃脱。
刘若风与李攀升部在南郑会师,汉军的形势略有好转,但仍是晋强汉弱的局面,晋军兵力两倍于汉军,而且汉军的补给线从蜀中到汉中,相当漫长。刘若风看到,南郑是汉军在这一地区与晋军周旋的战略支撑点,必须稳固。所以,他不顾汉军在西线、东线的危局,挥兵出击,经过连续几场硬仗,将渡过汉水的晋军击退至南沙河以东。然后,沿南沙河、冷水河布置起两道防线,捍卫南郑。
三月七日,刘若风令李攀升驻守南郑,令汤化龙领兵一万增援武街,自己带着一万兵马渡过汉水,来到汉中城。留守汉中的虚无子准备了一处临时行宫,安排刘若风一行住下。在乐城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勋得到报告,急忙驰回汉中,与刘若风相见。
君臣在危难之中相见,显得颇为兴奋。行完君臣之礼,朱勋把随行的两员大将介绍给皇上,一个就是马三泰,四十多岁,鼻隆嘴阔,虎背熊腰;另一位叫郭劲余,鹰眼如电,腿短臂长,约莫三十来岁。刘若风对两人一番嘉勉,不知为什么,他将郭劲余多看了两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