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破武昌(2/2)
“左将军,可曾记得本王说过的话?”陈庆问道,左良玉哼了一声,道:“何曾不记得!”陈庆虽然对他有活命之恩,但是,毕竟二人道不同,左良玉自然不会给陈庆好脸色。
“那将军可愿归降?”陈庆淡然一笑。
左良玉默然,略一犹豫,道:“庆王之恩,昆山自知,只是你我道不相同,但求有来生,当做牛做马,结草衔环以报!庆王还是把我拖去,与罗大人一起祭旗罢了!”
陈庆知道他是个直脾气,他挥了挥手,堂上诸将都各自下去,只留了红娘子一人,陈庆语气一转,劝道:“将军,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你我都是豪爽人,有话何不敞明了说。”
左良玉面色稍缓,他向空中行了一礼,道:“我左昆山深受皇恩,当知图报,不想做反复小人,为后人笑柄。”
陈庆哈哈大笑,左良玉面色再变,他问道:“庆王为何发笑?”
陈庆回道:“你既然深受皇恩,就不该私开城门,放我等进城,说到底,你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我们这些流寇……本王说得可对?”
左良玉无言以对,算是默认。
陈庆笑道:“自古以来,哪一个帝王是天生的?朱元璋……”陈庆见左良玉面色有异,摇着头改口道:“大明太祖皇帝也不是乞丐出生,最后得了天下?屠狗巷户,贩履匹夫,哪一个不是从卑贱小民成为一代王侯将相,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已是风雨飘摇,倾覆已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结束乱局,让百姓安居乐业,开创新的盛世,而不是抱持旧念,只为一己恩怨就不顾民族大义!”
左良玉知道陈庆有点强词躲理,但他如此表现,也说明其并无害自己之意,左良玉心中还是颇为感动,不过,他依然叹道:“庆王之语自有道理,但是左良玉是个粗人,只知做事无愧于心,与大明为敌,昆山绝不做!”
陈庆背过身去,道:“左昆山之高义,今日本王算是领教,好,既然你无意与朝廷为敌,本王可以成全你。”
左良玉一惊,他以为陈庆这么说,是要杀自己了,心中凛然道:“多谢庆王!”
陈庆复又大笑道:“本王可舍不得杀你,我敌人不少,除了大明,还有山西李自成,河南张献忠,关外皇太极……”
左良玉一愣,他终于明白,陈庆绕了这么大的弯子,还是在想方设法地要收容自己,他霍然抬头,道:“若是与这些人为敌,昆山可以助庆王一臂之力!”
陈庆转过头,看着左良玉,心道:古人的忠君思想还真不是一般的奇怪,只要不打朝廷,左良玉竟然能回答得如此干脆,当真是奇哉!这倒有点像关于降汉不降曹的意思,说白了,既然降都降了,还婊子立牌坊,偏要找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借口。关羽投降的对象,说到底不就是曹操么?不然他干嘛去诛颜良文丑来报恩?
左良玉与关羽的性格何其相似,昔日,他该不会也会挂印请辞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陈庆看着左良玉缓缓下拜,心中有着莫名的情绪,默然一叹。
罢了,先把左良玉留着,以后总有大用,陈庆心中自忖道:或许,以后遇见了颜良文丑,还能让左将军上去。况且,左良玉没有刘备这么一个大耳哥哥,除了崇祯,他恐怕不会再投他人,崇祯生性多疑,左良玉不可能不知道,挂印请辞倒也不太可能。
陈庆想到此,连忙躬身扶起左良玉,叹道:“将军能鼎力相助,乃是庆军之福,如此大礼,本王受之有愧!”
左良玉起身,陈庆与之把臂出了大堂,红娘子跟在身后,三人一路去了后衙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