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转战陕北(四)(1/2)
陈庆所部,就近砍伐树木,做成长梯,撞木,准备攻城.
陈庆为了让城中官兵无暇反攻,他打算以攻对攻,倘若能攻下西和最好,若是攻不下,也能拖住黄本固,掩护宋杰他们撤退。
大军迅速排好阵势,陈庆骑马逡巡阵前,只见数十条云梯被众将士抬着,参差交错,排在最前面,在云梯之后,是弓箭手,最后,则是刀手……
陈庆这支部队,没有骑兵,机动能力并不强,但是,这种部队,拿来攻城,还是不错的,况且,陈庆全军上下有一万余人,要对付城中新败的数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一声令下,钱仨儿一挥手中大刀,带着云梯队伍,向城墙迅速靠近,陈庆勒马阵中,却并没有参与冲锋,方才战斗已经损耗了他太多体力了。
义军上下,呼声震天,云梯如蜈蚣一般,渐渐地靠近了城墙,却听得城上一声锣响,立刻有无数利箭劲弩飞泻而下,眨眼间,抬云梯的汉子们就被射倒一片,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义军前进的步伐,钱仨儿冒着箭雨,大叫着让后来者上前顶替死者,然后,示意弓箭手压制,顿时,城上城下,弓箭无数,彼此相互对射,城上的守军也有人中箭,有些站不稳的,便如下饺子一般从城墙上跌下,在空中手舞足蹈着,大叫着,咒骂着,继而,狠狠地摔在城下硬地上,再无声息。
云梯一路摇摇晃晃,终于到了城下,这是陈庆所部第一次攻城,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将士们的斗志,陈庆让自己的亲卫也就是原青松寨的人,冲在最前面,有这些人打头,大军便如海浪一般,涌向城墙,但见云梯次第架起,钱仨儿一挥手中大刀,吆喝一声,躲过城上落下的石木,蹬蹬蹬地往上攀去,此时,刀斧手已经冲到墙下,也各自找了云梯上爬,怎奈敌人的巨石滚油纷纷而下,义军死伤无数,有能侥幸上得城墙的,也被对方乱刀砍下去,一时间,城上城下,呼喊惨叫之声不绝,双方血染城墙。
城门处,义军高举撞木,喊着号子,使命儿向那城墙撞去,那城门在巨大的撞击下,发出阵阵呻吟,剧烈颤抖着,在门后,官兵则用巨木死死抵住,不让分毫,城上,不时也有巨石抛下,偶尔打中了,便见血花飞溅,开得绚烂,由于死伤,撞门的进程将会一顿,但是自有后来人扛起撞木,继续攻门。
好男儿,只把热血撒疆场,敢叫日月斗转天地暗……
战争依然在继续着,陈庆放眼西和城下,眼中担忧之色愈浓,敌人顽抗,看这情形,怕是在短时间内极难攻下西和城来,陈庆不知陆平是否已经成功接上了宋杰,心中忐忑。
城上,黄本固持刀傲立,他看了一眼城下密密麻麻的农民军,心绪难平,他以前曾混过辽东,那里的军队战力比之他现在带领的队伍自然是强了不少,倘若是换了以往,他只用率军一阵猛冲,像城下的这些乌合之众早就溃了,哪还轮的上他们攻城,只是,此时不比往日,明末军队,已经是**之极,平日里,这些士卒很少上战场,而且又极少训练,长此下去,其打仗能力自然有限,倒和城下的农民军不相伯仲了。
“祝军门在干什么!怎么还不到!”黄本固眺望南方,却依然未见祝迁部队的影子,在陈庆到达西和之前,他就得到了消息,便着人遁出报信,想要与祝迁前后夹击剿灭这路义军,这想法自然最好,他却不知,祝迁已被宋杰堵在来路,自顾不暇了。
“将军快看!那边……”一个小校突然大叫,手指东南,兴奋地大叫:“那边好似有一路兵马,怕是祝总兵到了!”
黄本固大喜,他于城上眺望,只见一路军马如龙,浩浩荡荡,扬起一路烟尘,却打了个吴字大旗,于是,他脸上的笑容顿时不见,大骂道:“***,是叛贼!”
南来之人,乃是吴峻,他奉命弃了成县,一路往北而来,路上得斥候信报,得知陈庆在此鏖战,特意赶来会师。
陈庆见到自己这边有了援军,当即大喜,立刻着人传令,叫吴峻主攻北门,此时,城上官兵大部分都在南门,黄本固眼见敌军北转,大急,立刻扯过来一个偏将,命他即刻带人去北面压阵,于是,南门守军少了一半,陈庆大军压力骤减,攻势愈猛了,钱仨儿趁此机会,带人冲上城墙,与官兵厮杀在一处,黄本固大骂一声,抄上一把偃月刀上前接战,二人短兵相接,打了片刻,却听得城下轰隆一声,城门内塌,陈庆全军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蜂拥着向城内涌来,黄本固大惊,也顾不得钱仨儿,立刻转向下城,与义军在城门鏖战。
陈庆眼见西和城门攻破,大喜,正欲率领后军上前厮杀,却见东北突然转出数百骑兵,陈庆大惊,打眼望去,见是陆平,心头顿时一喜,待到他驰近,急问宋杰如何,陆平朗声回道:“大哥已经安然撤离,特叫俺来助你!”
“正好!正好!”陈庆大喜,笑道:“如今城门已开,伯安,随我速速杀进城去!”言罢,陈庆率先冲出,带着后军压向城门,陆平大喝一声“哥哥等我!”便舞着一把宣花大斧紧跟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