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竹林精舍(2/2)
待得休息片刻,他们起身,到林中摘来果子充饥,之后便又继续在湖中腾挪跌宕,消耗着过分的精力。
◎◎◎◎◎◎◎◎◎
时间不断流逝,很快便到了午后未时,此时江南的节气虽然只是春天,但是午后却有了一丝炎热。两兄弟在湖边感到一阵闷热,再次纵身跳入水中,他们没有注意到,天边已经悠悠荡荡飘来了沉沉的黑云。
不久,天边传来轰隆的雷声,滚滚黑云来到了响马山的山巅之上,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在山间的林木之间吹起阵阵波涛。
两兄弟从水中出来之时,听到了林间潇潇的风声、天边一阵响过一阵的惊雷,看到了天空中黑沉沉的乌云,而午间尚自让他们徜徉的阳光早已隐去了,像是被这突来的风云雷电驱赶得无影无踪。
“哥哥,你看,雷电来啦,马上就要下雨了!”
“来吧,让雷雨来得更猛烈些,老天也知道了我们的仇恨,跟我们一样,在生气、在发怒呢!”
一阵暴雨倾盆而下,像豆子一样打在两兄弟的头上、胸前、后背……
他们没有一丝一毫想要去避雨的打算,反倒觉得自然界的这些万千变化,让他们感到畅快淋漓。
此刻的成弦,又是一阵习惯性的激动。很快,这放纵似的激动又得到了哥哥成昆的响应。
“哥哥,你还记不得记得师父教我们读过的、《尚书》里的那一段话?”
“哪一段?”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①”
“啊哈,好啊,怎么不记得,快哉快哉!远古之时,尧打算把帝位传给舜,但放心不下,为了考验舜的意志和能力,当暴风雨骤然来袭的时候,尧让舜进入原始森林,看他能否顺利回到自己的身边,后来舜靠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经受住了考验,安全地返回。这就是‘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就是我们此刻的写照啊。”
“对,烈风雷雨,小菜一碟!”
“恩,小弦,李白的那首《庐山谣》你还记得不?”
“记得记得,《李太白全集》里有的。”
“好,我们响马山的风光,正可与李太白笔下的庐山一较高低,我们就在这雨中将此诗纵情歌咏一番,如何?”
“好!”
于是,对着乌云、对着闪电,对着烈风、对着骤雨,他们仗剑长啸,口中高声吟诵着诗仙的那首绝世华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②”
成弦意犹未尽,又将后两句重复朗诵了一遍,“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游…太…清…”
“啊哈!”
这是在击退绝望情绪后的一种痛快淋漓的笑声,在莽莽山林之中,在自然界的乌云闪电、烈风雷雨之下,两兄弟长歌狂啸,配合着原始野性的力量,放纵着胸中时而悲愤、时而激昂的澎湃情感,尽情畅怀。那神态、那动作,便仿佛迅雷急电,暴风骤雨!
◎◎◎◎◎◎◎◎◎
注:
①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见《尚书·舜典》。
②:李白《庐山谣》,全名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仙的代表作之一,一般的唐诗选或李白诗选里都有,百度上有注解。另外,成昆和成弦兄弟之所以能想到这些诗歌和典故,是因为他们师父是个读书人,而他们也经常耳熏目染,所以能够信手拈来。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