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太子的算计(1/2)
“殿下忍了这么久,为何这次却不忍了?”杨阁老不解的问眼前的得意门生。
此时二人已换了轻便衣裳,担心宫里耳目繁杂,便惯常那般到了太子奶娘家宅里相聚,虽说不比宫里金碧辉煌,却也是庭院幽幽,轩明几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太子端坐,轻描淡写道:
“我也是昨晚才改的主意,霍连山和我那两个叔叔背地里做的那些勾当人尽皆知,恐怕只有我父皇还相信什么兄弟情义,父皇就是太仁慈了,这次和亲本就是个笑话。霍连山打的什么主意我不知道么?老可汗死了,后边辈的那些胡酋压根不买他的帐,北境乱了,如果朝廷出手,他和胡人勾结,私贩马匹、坐地分赃、黑吃空饷、指使逃兵入藩的那些事可是一件都兜不住了,桩桩件件都得要了他的命!”
说到这里,太子有些情绪了,压着声音继续:
“所以,他压根不敢打也不会打,合着胡人演这么一出归顺的戏糊弄鬼,一来掩饰宣府镇的坑,二来逼着朝廷要钱再发一回财,这一石二鸟的计可真是高明啊!原本以为郡主跑掉了,会闹出点动静,可霍连山胆子大了天,竟然说服父王拿宫女顶替,即便是这样,我也不想这么快修理他,但他太自以为聪明了,竟然打着胡人献贺礼的名义,上奏折要求朝廷出钱买马填他的窟窿,国库有多少钱?父皇会自己掏腰包?算盘都打到苑马寺了!我还能忍吗?!”
太子目露凶光咬牙切齿的说完。
一席话听得杨阁老脊背发凉,难怪太子今天早朝那般直接,这霍连山真是聪明到头作死了。
大明虽大,可天下多的是用钱的地方啊,户部管着国库,这些年虽说风调雨顺的,税收尚可,实际还在填补先帝后面几年掏下的洞,压根没多少盈余,再就是皇帝的宫库了,不到万不得已时断不会有先动之理,东宫用度,光靠詹事府调拨的那点俸例也就够个衣食了。
若是逢上些喜事,东宫需要散钱的,便只能去借了,国库不能借,宫库不好借,只能向有闲钱的地方借了,满足条件的只能是苑马寺了,这得感谢太祖朱元璋的定下的祖制。
朱元璋灭了大元以后,心里依旧不踏实,时刻担心北边的骑兵再给打回来,中原的马匹储备有限,为了保障战略需要,便设了苑马寺专司养马事宜,开国之初即存了大把银子在里面,谁料常遇春那些开国老将太生猛,连着几战打得那些蒙古残军胆战心惊,那些银子竟也派不上用场了。
所以打从朱高炽开始,苑马寺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东宫的备用小金库,到了朱瞻基这会,自然也承袭下来。
霍连山以为自己聪明,却是动了太子的金库,储君,储君,毕竟还差那么一步才是君,没有钱的皇帝还有权力,可没有钱的太子,拿什么争取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