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节 消闲扳甘蔗(1/2)
第二节消闲扳甘蔗
马林西除了吹竹笛,再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自学日语。
手头的这两本日语书,并不是针对自学者编写的,又没有人可以请教,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和悟性,学起来特别地困难。常常是看着书时,仅仅几分钟功夫,眼皮就开始打架,像吃了催眠药似的,也不知看了些什么。
后来,马林西反复在心里暗示自己,千万要坚持下去,不认真学,怎么对得起人家浦金玲的大姐的一片好心呢。
于是,尽管这种学习十分枯燥,无味,艰深,似懂非懂,学得也非常地慢。即使学不出什么名堂来,至少在眼前也可以有事情可做,好消磨难捱的时光啊。
每天晚饭后,马林西就把书本摊在床上,开始没有休止地啃这个硬骨头,孜孜不倦。
晚上的时间打发了,白天有时候更无聊。太阳火辣辣的,马林西要出工,要到田头去转悠,想要看书是不现实的。
制种田后期没有太多的农活,但每天还是得下地的,那怕就是在田里拔拔草,除除杂稻,或是在田埂上转转,也算是在出工,至于干不干活是另外一回事。
季副局长看见大家都无所事事地呆在宿舍里就不高兴:“不能到田里去看看吗?”
看看就看看吧,育种队员就三三两两地在田头转悠,反正二百亩制种田呢,又分在几个生产队的不同地方,二三十个人散开之后,田里也看不见什么人。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坐在树阴下乘凉,或是在甘蔗地田边歇着。
育种队所在地塘丰生产大队,是沿海水稻地向岛内山区旱地过渡地带,水稻田与旱作地插花严重,有些地方真正是犬牙交错。坐在甘蔗地边上乘凉看风景,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还可以心无顾虑地吃甘蔗哩。
这一带的旱地,除了少量的地瓜和蔬菜地,绝大部分是连片种植的甘蔗地。起初,他们吃甘蔗还是偷偷摸摸的,后来,情况熟悉了,胆子也就渐渐壮了起来,学会了如何分辨又粗又甜,吃起来又容易的甘蔗。
他们现在吃甘蔗,不像刚来时的那样总在靠近田边的地方扳,都是跑到最里面去找,专门找那些杆儿粗,节巴稍长的扳,也用不着砍刀,看准了的,拿脚尖抵着基部靠近地面的第二节处,用力猛地那么一扳,就齐刷刷地断裂开来,照这样的方法除去末梢后,便可以坐到田埂上慢慢悠悠地品尝享受了。
三四月的海南岛犹如初夏,海风送爽,又不用干活,也不用花钱,随手可取,就可以吃上世界上最甜、味道最美的甘蔗,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马林西他们也有些犯愁的时候。虽说扳甘蔗用不着砍刀,让当地人撞见了有小偷小摸之嫌。可越是味道甘甜的上等甘蔗,吃起来就越困难,太硬,牙齿实在对付不了。常常弄得唾液直滴,就是咬不动。好不容易吃一根甘蔗,牙能酸痛好半天。
得另外想想办法啊。
最先的发明是用石块敲,将甘蔗最粗的那头砸裂开来。可有些时候,寻找一块稍大的石块,也是挺麻烦的事儿,毕竟都是耕种了不知多少年的熟地,石块早被人们耕作时捡光了,又不便从村子里专门找个石块带在身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