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逆流1982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汇大厦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汇大厦(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万古狂尊 霍少,好凶猛 透视小地主 帝国老公无限宠 大王有命 远星崛起I罗曼帝国 快穿之每次都是我躺枪 另类保镖:龙潜都市 从军工心脏开始 幽灵射手

程清妍从香港回来的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投资香港房地产的方案。

在80年代末,香港商人就已经开始大量的投资内地房地产产业。

从早先的深圳罗湖、福田,到周边的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

早一批的港人内地买房,切切实实看到了房地产的红利期,深圳的罗湖、福田是主战场,赚得盆满钵满。

早在1980年12月5日,深圳市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公司与香港就罗湖小区一块400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签下了第一份有关土地使用费征收的协议。这块400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以每平方米交纳土地使用费5000港元的价格获得了使用权。正是这份协议,不仅解决了特区早期建设的资金需求,也开创了中国土地资源从无偿使用转向有偿使用的先河。

当时内地尤其是深圳特区发展扩建急需资金,而这些香港商人对内地房地产的投资,确实给深圳市政府带来不少的热钱资金,对于推动深圳特区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贡献。

作为香港一代传奇的李嘉诚80年代初就已经来到内地购买大量的土地,然后囤在手中,他持有的土地几乎都是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中,而且这些土地都是位于繁华地段。从2012年开始,李嘉诚就已经陆续抛售内地产业,累计套现金额达到1200亿元,其中上海著名的世纪汇广场就包括在内。

李嘉诚出售上海世纪汇广场,足足赚了160亿元,而这座广场有4条地铁线交汇于此,虽然李嘉诚抛售内地产业赚了上千亿,不过他在内地仍然还有很多核心产业没有出售,其中就包括重庆市的一块价值200亿的黄金地皮。而李嘉诚在内地还有一些产业是不会随便卖掉的。

香港人在内地投资房地产是常态,然而内地人去投资香港房地产,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当时深圳房地产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作为每个月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内地人来说,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甚至还买不来香港一平米的房子。

深圳市政府也曾经专门成立了一个深圳房地产公司,投资过香港的房地产,并且也赚了一大笔钱。

然而中国内地私人企业投资香港房地产,在整个80年代还是没有先例的,因为投资香港房地产的门槛实在太高,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这对于内地绝大部分私营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现如今的天音集团确实有进军香港房地产产业的实力,但实际上,投资香港房地产产业并不是有钱就能玩儿的,尤其是那种资金雄厚的大玩家。

80年代末,香港的房地产已经开始起飞,每一个初到香港的人,都会学到两个词:寸土寸金,千尺豪宅。所谓千尺,折算过来,其实还不到100平方米。

在香港,有四大豪门,分别是: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李兆基。

个个都是超级有钱的主。

想要在香港发展,必须先拜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