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决一死战(1/2)
大殿内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胜羽身上。
胜羽实在忍不住了,楚国大军压境,钟吾国内是战是和还没想清楚。他很惊讶,这么多国家重臣竟然看不出楚国灭钟吾的真正目的。若是按照太宰的建议,只是称臣献宝,施以美人计,钟吾必定亡国,到时他也难逃一死。事关生死,胜羽自然不能再沉默。
只见钟吾产面露蔑视的冷笑,“老臣愿听大公子高见!”
胜羽一脸严肃,“高见不敢当,在下确实有话要说。左师真的认为献上娇儿就有八层把握令楚国退兵?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在我看来恐怕连一层把握都没有。”
胜羽向殿上的钟吾谷深施一礼,“君上可知那楚平王是个什么人?他是听信谗言、纳媳为妾、杀妻灭子的畜生。小妹乃是我钟吾的金枝玉叶,怎么可以下嫁这样的畜生,何况平王年老多病,随时都会死去,难道叫妹妹嫁过去当寡妇?”
钟吾谷被儿子连珠炮似得语言问的满面羞愧,“吾儿,话虽这么说,可是若不这样做,又如何能挡住楚国一万多精兵哪?难道你希望钟吾国三百年基业毁在父亲手里吗?”
“君上,您也以为献上小妹就能换取和平?众位大人,你们真看不出楚国灭我钟吾的真正原因吗?伍子胥的事情只是他们找的借口,若真是因为那事,凭借楚国的国力,几年前就灭了我们了,何必等到现在。”
“大公子说的确有道理,微臣敢问,公子认为楚灭我钟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右师樊子理问道。
胜羽仍是一脸的严肃,“右师可知楚国现在的心腹大患是什么?”
“自然是吴国,两国历来不合!常常因为琐碎小事动以兵戈。而且伍子胥和公子胜也投奔了吴国的公子光,楚平王几次要人,吴国都不予理会。”樊子理答道。
“说的没错,楚国最想吞并的国家其实是物产丰富的吴国,然而吴国在边境线上屯以重兵,在借以险峻的地势,楚国一时也没有办法。试想下,一个吴国已经弄得楚国头痛,他何必还跟我们这样贫瘠的小国过不去哪?原因很简单,我们与吴国接壤,楚国的目的是灭了钟吾,将钟吾的疆土并入大楚,从而扩展与吴国的边境线,吴国的军队毕竟不如楚国多,战线拉长了不免出现漏洞,楚国就有机会一举将其灭掉。这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楚平王并不是因为伍子胥才要灭钟吾,完全是出于国家的整体战略。要真是献上小妹,到头来恐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胜羽的一席话说的铿锵有力,听的众人目瞪口呆,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紧接着是众人齐声的赞誉。
樊子理向胜羽深施一礼,“公子分析的极好,令微臣茅塞顿开!特别是您的那两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和‘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的十分的恰当,不知道是出自哪部典故?”
其实胜羽说完就后悔了,心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的名句,而“陪了夫人又折兵”讲的是三国时期周瑜的故事,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没听过。
“哦!这个,那个,右师问典故呀!”胜羽满脸通红,“那个……其实吧……都是我自己编的,呵呵,您见笑了!”
“公子之才华,令微臣钦佩!受教受教。”
“好说好说!”胜羽满脸傻笑。
“羽儿,你真的长大了!”钟吾谷显得很激动,“为父也赞同你的分析,钟吾与楚的一战不可避免!只是……羽儿,你可有退敌的良策?”
胜羽又深施一礼,“君上,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知道我们对此次进犯的楚军了解多少,他们主帅是谁?具体人数?战车数?”
钟吾谷听完“儿子”疑问,将目光转向舒鲍延,“大司马,不知我军是否探明了楚军的虚实?”
舒鲍延出班回奏,“禀君上,楚国和我钟吾一样,也是三军的建制,左军、右军、中军,每个军又分为三个师,其中左军的三个师分别为虎师、豹师、狼师;右军的三个师分别为鲸鱼师、鲨鱼师、飞鱼师;中军的三个师分别为天师、地师、王师。现在驻扎在我国边境的楚军乃是楚左军的虎师,师帅叫养乙恒,他的先祖正是楚庄王时期的名将神射手养由基。按照楚国的整师计算,轻车100乘,每乘甲士3人,共计300人;冲车200乘,每乘甲士3人,步徒30人,共计6600人;斗车100乘,每乘甲士3人,步徒50人,共计5300人;加上800其他兵士,共13000人,各式战车共400辆。”
上学时胜羽曾经对古战车有过很浓厚的兴趣,舒鲍延的介绍在他看来并不陌生。轻车、冲车、斗车是春秋时期战车的三种形式,顾名思义,名字不同,它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也就不同,轻车、大家应该知道“轻车熟路”这个成语,他的特点就是“轻”,就像现在的越野车,轻便灵巧,机动快速,大多以两匹马牵拉(也有四匹的),车上甲士轻装简从,身着牛皮甲。而冲车,类似于重型坦克,应该是4匹马(6、8)以上来牵拉,强调速度与冲击力(攻击力)、防护性,甲士的皮甲均取材于鲨鱼或犀牛,坚韧厚重,有的国家甚至使用青铜甲。斗车则是防护性、速度、攻击力的平衡配比的产物,均是四匹马的配置。在战场上先是装备轻车的先头部队开始相互“清场”,攻击对方的侧翼,了解对方的军力及部署。当双方调整好军阵后冲车首先发起攻击,试图冲乱对手的阵型(也可以在最后关键时候使用,发起致命的冲击),随后,斗车在配属步兵的配合下,依托随车弓箭手的箭雨,以车阵发起总攻。
舒鲍延的话音刚落,“哼…哼!”太宰钟吾丰几声冷笑,“既然大司马详尽的介绍了楚国的情况,那么少司马,您来说说我国的兵力吧!也好知己知彼呀!”
“少司马,既然太宰提议,就由你介绍下。”钟吾谷补充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