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星光灿烂(1/2)
这儿是南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润婉约的南方,是有着水乡女儿娇柔软语,有着水乡木船乃咿声声的小镇。
这儿,是杜紫薇的家乡,也只有像这种温润婉约的南方小镇,才能养的出像杜紫薇这样的女儿吧?
现在,是夏日,是日暮时分。
一件素雅的长裙,粉黛薄施,一袭长发随意的披散在她的身后,在晚风的拂弄下,几丝碎发在额前飘着,**了少女些许的精灵气息。
而她,现在,就站在小船的船头,精巧的手提箱就放在自己的脚下,那眉宇间流露出的淡淡书卷气息,却使这个女孩儿在娇柔妩媚之中多了些淡雅,多了些高贵。
兰舟轻摇水中行,桥上少年频窥颜。
一年没有回到这个小镇中了。杜紫薇美目流盼,贪婪的打量着那细细的流水,弯弯的小桥,婀娜的垂柳,还有,那在岸边葱葱的绿着的青苔。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么的陌生,虽然,仅仅分别了一年,可在自己的心中,却仿佛,已经离开了许久……是的,许久……
而那一双美目,除了在打量着这一切一切熟悉的景色的时候,她,还在找着一个人。
一个在她的芳心中,留下了影子的男孩子。
不远处,就是醉香楼了,在醉香楼那儿拐一个弯,再过不远就是自己的家。
略有些失望,难道,语姨和姨夫得到的消息并不正确?眉宇间有些掩不住的失落,却在她偶而抬起头的那一刻起消逝的无影无踪。
慕容岚没有想到,杜紫薇竟然就是这个小镇上的人,而且,还是小镇上名声极佳的杜家的小女儿。
南方女儿本就带着水乡特有的灵性,而杜紫薇,可以说,更是才貌双全,便是在帝国大学群芳之中,她也算是一个佼佼者。
很喜欢这个小镇的平静无忧,在这几个月中,他一直在努力着把自己溶入这个小镇那平静,安宁,舒缓的生活节奏之中,现在的他,已经不在是闻鸡起舞,也不再对月苦读,摆脱了一切不再属于自己,或者说,只是属于过去的东西之后,却忽然发现,天,这么蓝,草,这么绿,而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而这一切中,或许,杜紫薇的再次出现,却恰好,让他已经恢复了朝气与年轻的心中,再次泛起了一丝丝的波澜,不过,这一次,是甜蜜的……
座在醉香楼二楼的慕容岚,看着船中的女孩,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微微的冲着她,点了点头。
女孩的脸不知道为什么,也在那一霎间,红了。
就在我们的两个年青人为即将到来的幸福而感到丝丝的温馨与甜蜜时,在小镇的另一面,一个约有四十六七岁的中年男子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入了这个小镇。
在后来的多少年中,当历史学家们谈起充满着变革,阴谋,硝烟与血光的一七六八年的时候,都会为一些巧合所惊叹。
而其中,他们谈论最多的,却是这一天,这一个已经没有人记得准确日期,只能凭借着一些蛛丝马迹推测的日子,还有这个,因为历史的巧合而闻名的水乡小镇。
当然,我们的主人公们却并不了解,或者,并不知道命运在渐渐的将他们推向时代的浪尖,而现在的命运之子们,一个,正在这个小镇上疲惫不堪的寻找着自己落脚的地方,而另一个,却因为今日与一个女孩子的再次相逢而心中踹踹不安,依然不知,命运,已经开始启动自己的车轮,带着这个被罢黜的年轻贵族,这个落魄的经济学者,以及,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人,驶向在当时谁也不知道的彼岸……
************************
“怎么?看中我们镇上的才女了?要不要大哥帮忙啊?”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四五岁左右的年青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年青的人话,十分的简单,白面书生。
这个年青人,是小镇学校的老师,姓鲁,名子澜,今年刚刚成亲,妻子是小镇上有名的美女,而且,却恰好是杜家的次女,杜紫月。
鲁子澜毕业于帝国顺州师范专科学院,是杜二小姐的同班同学,二人在学校里便已经是彼此倾心,毕业后,自己是孤儿的鲁子澜便和爱侣一起回到了这个水乡小镇,小两口双双成为小镇唯一一所学校的教员。
而慕容岚,在打开大姐交给他的密信后才知道,这座小镇,几乎可以说,算是他家的,不是指慕容家族,而是自己的家……或者说,是自己的祖辈的家……
一百多年前,自己的曾祖离开了慕容氏,来到这个小镇上安家,数十年间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巨贾,而传到自己的父亲一辈,因为父亲自小体弱多病,爷爷也就在父亲成亲的前一年变卖了家产,仅留一所老宅,打算不问世事,而不想不过一年多便患急病过世,而母亲亦因医疗事故去世,紧接着,接连失去两位亲人的打击亦将使父亲病入膏肓,在慕容世家接到消息后派出的人员抵达后不久亦告不治。
慕容世家奉命前来处理后事的人员在处理了慕容岚父亲的后事后,便安排镇公所负责维护修缮老宅之后便带年仅一岁多一点儿的慕容岚返回了帝都。
而这份资料,便是自己的遗产的清单,相关的资料,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完毕,看时间,却是在公主**礼的前一个月。
因此,慕容岚在离开帝都后便直接来到了这个小镇,不久之后,他便被聘为学校的礼仪老师,也就因此结识了鲁子澜及其女友杜二小姐。
“慕容老师!慕容老师!许大叔有事要找您呢!在镇公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蹬蹬蹬”的跑了过来,一见到慕容岚,就大声嚷了起来。
“小婷!注意哦,说话不要急啊!”慕容岚微笑着说了她一句,然后,向鲁子澜点了点头:“大哥,我去趟镇公所。”
点了点了头,鲁子澜没有多说什么。
镇公所独占了小镇内不算大的一个院落,而河水,却恰好从院子中穿过,却使整个院子显的别致不俗。
走入院中,慕容岚就看到了镇公所的办事员许阿根陪着一个近五十岁的男子坐在院中的小亭里。见到慕容岚,许阿根扬了扬手:“慕容先生,这儿。”
走入小亭,慕容岚出于习惯,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的陌生男子。
他大约有四十六七岁左右吧?不过头发已经有些斑白,旁边放着一顶斗笠,一件蓑衣,还有就是一个不算太大的皮箱,着一身灰色衣裤,裤脚挽着,脚上穿着的却是一双军用胶鞋,鞋上,腿上,到处都能看到些许的泥点。
“慕容先生,这位孙先生是来做社什么调什么的……孙先生,还是您来说吧。”
男子站起身来,伸出手:“你好,鄙人姓孙,是燕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这次来,是做社会调查的。我找到许先生是希望由镇公所安排我到镇民家中住下并且协助找一名在本地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助手,许先生推荐了你。”
慕容岚微微吃了一惊:“您是否是孙建新教授?提出生产力模型的孙建新教授?”
孙建新点了点头,笑容中有些苦涩:“我没有想到,还是有人看过鄙人的论述,原以为我的论述早已经被人束之高阁了呢!”
慕容岚微微一笑:“在帝国大学经济科和哲学科中一直流传着先生的理论的手抄本,因此,学生也就有幸拜读,这样吧,您先随我到家里住下,休息一下,晚上学生再求教宜。”
站在小院中,孙建新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然与清新,这座院子,没有他曾经在各处所看到的豪宅所特有的那种浮华不实的感觉。
现在,已经是夜色深沉,而在这片星光之中,却有人,夜不能寐。
“孙老师,您也没有睡?”慕容岚走到小亭中坐下,将手里的一壶茶置好,倒了一杯,递给了孙建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