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1/2)
序幕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上有我们付出的爱!”一曲血染的风采道尽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的风采,他们为保卫边疆、保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而无私的贡献,‘新一代的最可爱的人‘由此光荣诞生。ENxeI。O同时却引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七十年代中叶,越南当局肆意践踏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进行疯狂**,有计划、有组织地制造边境纠纷,侵犯和蚕食我广西、云南境内的领土。
据不完全统计,越南当局挑起的边界纠纷事件一九七四年一百多起,一九七五年四百多起,一九七六年九百多起。一九七七年入侵我国的规模更加扩大,入侵人数最多时一次达五百多人,打伤我国铁路工人五十一人。一九七八年越南当局侵犯中国领土的事件更是有增无减,达到一千一百多起,大批越南武装人员在我国境内埋设地雷,设置路障,恣意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国边防战士、民兵和居民二百多人。一九七九年以来,越南当局更加频繁地出动武装人员侵犯我国领土,袭击我国边防哨所和火车,打死打伤我方人员一百多人。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从1979年2月17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开始对越南进行有限度的自卫还击作战。
当时中越战争背景是这样的:1974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揭开中美关系新的篇章。中美两国从此开始酝酿关系正常化。这对当时仍与中国和好而与美军交战的越南来说,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这将意味这中国将有可能减少甚至终止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越南心中不满,转而全面投向苏联。
在中美苏大三角中,中苏自六十年代交恶,从此成为死敌。中国也从此成为孤家寡人,环顾四周,并无一个朋友。苏联原本想利用越南达到对中国在战略上实行全面包围,形势对中国极其险恶。老一代中国领导人当然看到这一点,尤其是同越南关系逐渐恶化,越南投靠苏联倾向逐渐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突破战略上的不利形势以达到对抗苏联的目的,就日益成为中国的迫切需要了。
另一方面,美国在越战中日益不利,失败已成定局,心虽不快,也数无奈。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美国了解到了新中国的力量和在地区事务的分量,美国国内开始有人主张同中国全面发展关系,以谋求在亚洲地区实现和平,同时对苏联在亚洲势力扩展进行遏制。而这一点,竟然同中国的利益惊人的一致,因为中国就是需要寻求这样的战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开始关系正常化及建交谈判,不一而足。
中美接近对越,苏无疑构成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的举动。对内大加迫害华侨华人,对外频频搔扰我边境,打死打伤我边民及边防军,入侵我国土拆毁我界碑。中国政府一向以和为贵的主观愿望对其所行尽力忍让,更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然而,中国并非无能之辈,暂时忍让仅仅是由于时机未近成熟,不便大动干戈。当时机来到,便给与越南狠狠教训,这是后话。总之这印证了这样的话: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后立即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国人民,我**人耳畔不断回响着**主席的这句名言!士可忍,孰不可忍,中国已忍无可忍!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他的**了!”其实我军-二十七万人早就在边境严阵以待,只等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了!。战争打响后我军战役部署是这样的: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欠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国对这场战役的认识是这样的:在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份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份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战争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政治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手段的继续”
——冯.克劳塞维茨
以下为我陈伟的简述
我,陈伟生于1953年10月20日,我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北方农民。七岁时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经常吃不饱肚子,只好挖野菜。十三岁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又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也受到冲击,动不动不能正常讲课。即使学校有时不上课,但我还是坚持按时去学校。老校长被我的行为所打动,偷摸的教我学习。就这样过了四年,我学完了小学和初中课程。1970年,县里高中招生。我已乡里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县里唯一高中,发榜哪天全家甚至全村都为我自豪。就连平时不苟一笑的老爹,难得的发出爽朗的笑声。在我高三毕业那年,我的父亲因公死亡。丧事过后,我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考上大学。但因为家里穷,念不起大学,无奈只好参军。
参军后,在当兵的头一年,由于我平时喜欢研究战略,被班里人戏称为“小诸葛”。第二年正好团里有一个指标去大学学习,由于我是全团唯一的高中毕业生,再加上团长推荐。师里决定保送我到南开大学学习现代电子技术。对于这来自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心里发誓一定不辜负师里的期望,不把技术学到手,我无颜回部队去。在学校的日子里,我几乎没时间出去逛过街,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学校的图书馆学习。一晃四年过去了,我已全校第三名的身份顺利的毕业了,回到部队。
那年我师已调防到广西,回到部队后不久。当年,由于工作突出,再加上是团里唯一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锻炼我,团里决定把我派到一个基层连队担任连长职务,就这样第年我光荣的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隶属东集团,这场战争没想到改变了我的一生。
历史上越南叛乱,只要我**队攻克谅山,越南皇帝就向我国俯首称臣,过了谅山就是一马平川,敌人无险可守。当时敌我形式是这样的。要想拿下谅山,首先要攻下谅山的外围主要据点-扣马山。扣马山标高八百多米,山险坡陡,草深林密。山前和左右两翼有八个高地,与主峰相呼应,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谅山城的主要屏障。敌人经过多年经营,在这里构筑了几十座明碉暗堡。盘踞在扣马山的越军,曾经向我友谊关一带发射上千发炮弹,给我边境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我军战士早就对这个**巢**恨得咬牙切齿了。一到扣马山下,要求担负主攻任务的请战书便纷纷飞向师部指挥所:“拿下扣马山,打进谅山城!”“为祖国立功劳,为团队添光辉!”铮铮誓言,表达着勇士们克敌制胜的决心。经过一昼夜的奋战,我军攻克了它。3月1日9时30分总攻开始,我军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战前东集团总指挥许世友因为在前几天的战役中,我军伤亡太大急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个生物也不能留,消灭这帮忘恩负义的畜生”,在对谅山战役中我随我团进行迂回穿插任务。
谅山通往四二八、三九一和文庙三个高地的公路蜿蜒曲折,公路北侧是重叠的石山,参差耸立,岩洞密布;南侧是绵延起伏的土山,层林茂密。另有二条简易公路,一条通向越南首都-河内,另一条通向谅山,文庙高地恰好控制着通向越南首都的公路。整个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天险”之称。这个地域的守敌有越军精锐第三师的一个加强营部,三个步兵连。鉴于文庙的重要性,敌人的部署是这样的:二四六营营部及三连设在文庙高地,并有三七高射炮排掩护,二连配置在三九一高地;一连配置在无名高地;无坐力炮配置在前沿阵地和公路两侧要点上。越军多利用天然石洞、坑道和掩蔽部设置明暗火力点,构成交叉火力网;其阵地前沿及主要道路、山隘口都布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埋有竹签、铁剌,设有防坦克鹿砦、陷阱等障碍。敌人企图依托工事、障碍,凭险固守,阻止我军前进。我所在的陆军第122师奉命堵住谅山敌人的退路。师首长决心集中主力分兵2路,第一路派出一个团歼灭这个地域之敌,打通这段公路得手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歼从谅山撤退下的敌人。第二路配合友军围攻谅山,我所在的红军团(有着光荣的传统,就是十七勇士横渡大渡河的那个红军团)接到歼灭文庙公路之敌的任务。战前我们都学了些越南语。一、缴枪不杀!Nopsungkhonggiet二、我们宽待俘虏!Chungtoikhoanhongtubinh三、举起手来!Giotaylen。对瓦解敌军的士气起过一定的作用。
在三月二日凌晨谅山战役总攻开始后的第二天,此时忽然狂风大作,大雨洒下。全团成一个行军纵队迅速往四二八、三九一和文庙三个高地地区穿插过去,已求尽快完成切断公路的任务。持行任务前针对越军惯于袭扰、伏击的特点,指派了尖兵和侧翼警戒,每个步兵连配属重机枪2挺,82无座力炮2门,增强各连独立作战能力。我率领我营也开始了迂回穿插任务,经过一段急行军。我营很快就来到文庙(文庙高地下面是陡峭的山崖,海拔1000米)西侧无名高地脚下。由于雨愈下愈大了,还不时雷电交加。视野模糊不清。雷声也把脚步声给全掩盖了,在我(在前不久战役中,我营的营长阵亡,由团长向上级申请经师首长批准任命我为二营营长)一声令下,突然发起进攻,全营蜂拥而出,几百人的奔驰声,惊碎了越南守军的美梦。此时他们妄图反击,不过一切都迟了。伴随着Nopsungkhonggiet,Chungtoikhoanhongtubinh越南话的响起,越军很快就投降了,就这样我营没费多大功夫就完整的占领了无名高地。
在歼灭文庙西侧无名高地之敌后,组织火力掩护团主力迅速前进。借着风雨声,全团战士随即加快速度顺利通过并占领了四二八、三九一和文庙三个高地地区,并夺取和控制了这段公路和附近地区,全歼敌人一个加强营,团长命令我营防守文庙高地,三营七连防守四二八高地,八连防守三九一高地,九连配合一营攻打谅山城。在会议结束后,我把全营任务分配了一下。四连守无名高地,营部和五连在文庙,六连作为预备队。
第二天7时谅山城内之敌得知退路被占,连忙组织兵力妄图在文庙地区夺路南逃。当日8时许,敌约1个加强连的兵力两次沿公路向文庙高地东北无名高地西侧我四连阵地进攻,妄图夺回失去的要点,重新控制公路,以便在危机关头保障主力逃窜。四连利用敌工事以猛烈火力打击敌人,毙敌人,其余敌人只好退守城内。
三个小时后,越军向无名高地发射炮弹约2000发,随即以1个加强营的兵力发起全面进攻。经过几次激烈的交战,终于占领我四连部分前沿阵地。我赶紧抽调六连一个排的兵力,前去增援四连。四连在援军的配合下实施反冲击,很快就夺回了前沿阵地。下午15时,越军又以猛烈炮火轰击前沿阵地,在3辆坦克配合下以1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发起进攻,他们又打退了敌人的这次进攻。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到后半夜,敌人才停止进攻,在这一天战役中我军共毙敌4人,打伤300余人。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我下令让他们撤回,到了近前一数他们只剩下区区8人,我的眼睛湿润了,可见这一天他们打的是多么的艰苦啊!。上午8时,越军又恢复了进攻。他们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组织了一个加强团在20辆坦克配合下,我率领一个半连面对10倍于己的越军,顽强奋战8小时,连续打退了越军连级进攻20次。但终因寡不敌众,前沿部分阵地失守,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左近的三营七连防守四二八高地确很平静。
……夜幕渐渐落下,明晃晃的月光在阵地上洒下一层银辉,神秘而寂静。战士们瞪着带火的眼睛,警惕地观察着,等待着……
这时我身边的通信员小刘对我说道:“营长,你看四二八高地很平静,他们为什么不来增援那。七连长是不是因为跟你竞选营长失败,报复你那”。“不会的,小刘你可不要乱说,难道你怕死吗?”。“不,营长我不怕死,可这战打的憋气,你看营长我们这里这么紧张,可他那里却……”。“好了小刘,我想七连连长-国强他不是那种人的,你看他们那里也不是遭到敌人的攻击吗?再说了他还是军人子弟吗?我们应该相信他,我想他们大概遇到什么困难了把,要不他们怎么会不赖呢”。“麻烦,就那么点越军还叫……”小刘话还没说完,就听见“砰——”的一声,凄厉的枪声划破夜空,一道红色弹光从夜空划过。激烈的枪声再次在文庙高地响起,敌人的进攻在预料中开始了。敌人冲锋的狼嚎般的嘶叫已经隐隐入耳,机枪子弹象骤雨落在高地四周,来势凶猛,山坡上,象有无数鬼影相撞。我带领剩余战士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半个小时后,突然从后面的天空中传来轰鸣声。我抬头一看后面,只见在我后方400米开外的天空飞来16架轰炸机。他们呈品字型缓缓向我方飞来,我想看来敌人是下血本了。
又一次进攻开始了,敌人几乎倾巢出动,他们已占领部分前沿阵地。敌机扔下的燃烧弹的火焰把整个阵地烧红了。燃烧弹把大家的衣服(包括我在内)的身上烧着了火,我环顾左右四连、五连、六连合计不到50人。我指着敌人对着剩余的战士们说道:“人在阵地在,宁可自己鲜血流,莫让荣誉付水流,粉身碎骨何所惧,甘洒热血写春秋”。带领士兵高喊着口号勇猛地又一次将越军击退。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五个小时,敌人的死尸横七竖八的堆满了整个高地,血也把这高地给流红了。在这场激战中,我看见有的战士们子弹打光了,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有的举起铁锹冲向敌人,还有的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和敌人倒在一起。
此时月亮已经儒西,汗水浸透的军衣被风吹拂着,这时才感到身上凉嗖嗖的。酣战中的间隙多么平静,我紧贴着心爱的冲锋枪,心驰神往……枪声渐渐稀下来,偶尔几声炮响过后,更显得格外沉寂。我眺望着家乡的方向,合着思念的泪水,怀念着……此刻,远方的亲人该已经酣睡了。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您是否在梦中,在埋怨儿子出征前的书信太短。可是儿子纵有再多的话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呀!况且,一纸书信,怎能写得完我的思绪万千。您是否或者象其他人那样大概在担心儿子的安全,担心儿子会不会给您丢脸。放心吧!老人家,作为一个革命战士,懂得最基本的道理,在强盗土匪面前屈服,是战士的耻辱,为正义而战斗,引颈洒血,粉身碎骨儿也在所不辞。就象南宋李清照说的那样,男儿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就这样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时,忽然一阵野战炮声传来。我醒了过来,发现天已大亮,南国的第一缕阳光已洒在木棉树上,我明白危机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也是祖国考验我的时刻到了。我瞅瞅自己浑身是伤,子弹也快打光了,手榴弹也只剩3颗。环顾左右,只见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斜坡和水坑处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方圆一里之地全化作了焦土,火苗仍在远处延续著,但已减弱多了。这时热带的季风吹来,夹着一股潮气,火药味仿佛在风里飘散了许多。我望着南飞的小鸟,望着晴朗的蓝天,暗想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一阵嚎叫,凶顽的越军开始了第一次冲锋。呼啸的炮弹,掀翻了好几段工事,前沿一片火海……。大概敌人恼怒了,对着这只有我固守的前沿阵地,集中了他的全部火力,打得掩体前乱石飞溅,尘土飞扬。此时树在动,草在响,人影在晃。敌人硬冲吃了亏,重新调整了队形,疏散问上移动。树丛里。敌人用中国话喊着:“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吧!缴枪不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