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议和(全)(1/2)
375年8月28日陈伟说道:“众将请起,大家开始讨论今天要处理的事务吧!”于是从部落文官开始,武官依次,每一个人就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务中需要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提了出来,从民生、税收、刑狱、官制、工事到城防、徵兵、训练、装备、后勤等,大家就这些问题讨论了起来。
再下面群臣讨论时,陈伟陷入沉思当中,自带领所部2600人(走时扩招)离开了乌龙山来到西海和支持自己的部落汇合,已有五个多月了。再这期间许多熟悉的面孔已经离他而去,不再出现。石威、曹生再讨伐须不林残军时阵亡,四个月前康火又阵亡在与呼陆天(改名为西盟)作战中。此外还有许多年轻而朝气的山外镇小伙子们,他们为了实现解放奴隶制度的理想,跟着自己作战。而长眠在了异乡的土地上,静静的,永远的。长生天啊,请将这些将士的英魂吹回他们各自的故乡,让他们得以陪伴他们双亲和爱人…,愿这些英灵安息吧。
“王爷,王爷”
“啊,啊,你们讨论完了吗”陈伟从思考中醒来,在不明就里下唯有开口询问。
看见下面的臣子瞅着自己的眼神,陈伟不好意思到:“我刚才走神了”
自己给自己解围到,他说道:“现在还是回到正事上吧,不知诸位讨论的结果如何啊”。
古雷到:“我来说把”,再他解说下,陈伟对他们的提出的建议没有意见。
然后陈伟到:“下面我们讨论最后一个问题”。
说完他环视了众人一眼,心下怒起,重重拍在几上,“西盟这家伙阴险毒辣,为了自身利益什么都不顾了,卑鄙的杀害了我父!紧接着他又一手策划了京都惨案,最后还把谋杀国王的帽子扣到我方头上。你们想想,这不是平白诬陷又是什么?此外还派人煽动须不林叛乱,预置我于死地,真是事可忍恕不可忍”
“现如今我们已据有一定的领土,今后我们该何去何从呢?”陈伟到。
“小王爷,我愿点起本部兵马杀向阿兰城,替王爷报仇”陈伟一看是部落虎将-金湖。
“我看在原来常规军基础上再应扩军,征讨西盟”大将修达到(常规军是在陈伟提议下,建立的。改变了过去草原军队战时出征,平时放牧的制度。它使游牧民族军队,军队素质大幅提高,缺点是军费开支提高了,部落劳力缺少了)。
“对,我看应扩军小王爷您快下命令把”小将刘人到。
“对,王爷您快下命令把”武将们(除了李仁外)都开始鼓噪了起来。
陈伟看了看李仁,希望从他身上得到答案。却发觉李仁的神色中似乎带着某种特别的意味,与陈伟的目光一接触,轻轻点了点头,而陈伟也不自觉地点头回礼。
“成达你负责财政,你是最有发言权的,你说说看你的看法”陈伟点将到。成达道:“小人认为以目前我部族状况来看,不宜再发动战争”。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竟然不思王爷的恩情,不提作战罢了,还倒拖后腿,真是岂有此理啊”陈伟一看原来是大将郎虎。
“郎将军,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你听我说,你要知道目前我族军队建制已经超越了财力和民生所能支持的极限,以六十万人口的部落维持2万的常规军,这是罕有的例子。可是如果继续扩军,必将导致我族财政的崩溃!现在要做的不是扩军,而是缩减军队开支,裁辙兵员!”
“我们主张扩军,是为巴兰王爷报仇,同时这也是向周围邻国展示我族是不可侵犯的,这再是维护我族民众的利益!现在我们与西盟战事已经开始了,虽然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应战的话,我部随时都有亡族的危机!那样还能奢谈其他吗?而且以阁下文职的身份似乎不应该干涉军队的问题?你们只需向军队提供粮草给养即可!”古雷发言到。他的发言得到了(除了李仁外)其他武官的支持。
但成达毫不相让地反驳道:“如果关系到全部落国计民生的事情,我却不得不理!”
“为了替王爷报仇而疯狂扩军从而将我族实力脱垮,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届时就算战胜了西盟,那面对其他强敌,我部落将何以复存?”税务官员卫士里用一种冷酷地声音道
“那你的意思,王爷的仇不报了”郎虎问道。
卫士里续到:“郎将军我的意思你理解错了,王爷的仇不是不报,我比你更着急,但是目前我看时机未到啊”。
“时机未到,我看你是怕死”小将賀遂维到。
“我怕死,你可知道我部落资金只有区区1千两金币啊,这点能干什么。”卫士里到。
“你们不当家怎知柴米油盐贵,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那牧草来说把,目前我部所属地区牧草还未完全长起,战马还很羸弱,马驹还在成长阶段,战士骑上这样马如何能打仗。再说轻举战事,只会造成民怨载道,生灵涂炭,无数人暴毖街头,饥民流离失所,这就失去了我族的根本!”卫士里激愤的说道。
“前几个月不是还有大约三万金币吗”古雷发言到。
“你怎么忘了,我们前半个月不是遭了灾吗,再加上春耕,那来得余钱那”成达到。
“那……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不成吗?”小将白猛激动地陈词到。
这时成达说道:“我们没说不出兵,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只要挺到六月即可。到那时牧草也出来了,资金也雄厚了,打上三四个月也没问题”。
“那你的意思就是拖到六月份再打了”白猛到。
“那西盟来打我们怎么办,他能给我们时间吗”賀遂维到。
激烈的争辩先从出兵问题引开,最终集中到与部落财政与战的问题上,鹰派的军方与鸽派的文官都竭力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双方都在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在这些人当中,一直没有介入争论的,只有陈伟和李仁。李仁一直低垂着眼帘,静静地站在场中,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让人莫测高深。
“李仁你有何高见”陈伟点将到。
“我认为我部在打败须不林北上,到跟部落汇合,再到控制须不林大部地盘只用了区区一个月的时间。这次突发事件,我估计西盟不会料到的。所以西盟在得到须不林兵败的情报后,想谋夺须不林所控制的地盘,为时完已一切都以成定局,须不林的地盘已被我们三方所瓜分,再也没有其他势力插手的余地。
虽然前段时间西盟曾仓促起兵争夺,但被我方击败,现已停止对我方的进攻。再说这个地区原本就是老王爷统治地区,人心向着我家,即使被他占领,民众也不会向着他的。何况这个地区已被我军占领,即使他来进攻,又会向前次那样被打败的。再说在他的南面还有波斯这个宿敌存在呢,他岂能干那种前门去虎,后门进狼的角色呢?
这段时间至于他为什么没进攻我军,据我了解,由于这段时间他的暴虐统治以及连续对周围部落作战,国内爆发了奴隶大暴动。虽然镇压下去,但我想他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都被大量消耗。即使他有心来进攻,那还的看他能否早日解决国内、国外的矛盾以及财力是否允许。
就算他不顾一切来袭,以我们对周围环境的瞭解与熟悉,是完全有能力战胜远道而来,对地形又不熟悉的疲惫之师的!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主动进攻,再这马畜不畜的月份里,我军必败。所以我以为我们可称这段时间,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备战。实行以退为进,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总之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李仁终于开口说道。
“哦,你能否说一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