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2)
二人心中一震,寻声望去,但见上烟波浩渺的江面,两个淡淡的人影正急速腾挪闪跃著,倏来倏去,不时交接在一起。收藏*~网舱内众人皆闻声来到外面的甲板上,奉采菱惊呼道:“好历害!那是什麽?是仙人在打架麽?”
奉先双目之中亦露出骇异之色,沈声喝道:“小妹休要胡说!”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洪熙官的脸上,说道,“洪兄久走江湖,见识多广,不知是否看出什麽端倪?”洪熙官面色凝重,双目紧紧盯著前方,似未曾听到奉先的问话,过了半晌,蓦的低声呼道:“万佛朝宗!”
两条人影倏的跃至空处,猛烈的纠缠在一起,再也难分彼此。
洪熙官脸上忽露出激动之色,大声叫道:“师父,师父……”
声音贴著江面远远传出。
一串清越的长笑声响起,那纠缠之中的两人蓦的分开了来。一人凭空横越十许丈的江面,迅速消逝於岸边的乱石堆之中;另一人则向江面划落,足尖点於一条木头之上,随江水浮沈起伏。
众人目中都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但见那人宽袍大袖,银发飘飘,卓立於惊涛骇浪之中,气势雄伟之极,俨如神仙中人。
过了半晌,那人倏的狂啸一声,双臂一震,四周顿激起漫天的水柱,身形已再度自江面拔起,直向岸边投去,瞬息不见踪影。
众人脸上皆现出惊骇莫名的神情。
洪熙官口中喃喃道:“是他?是他……月儿,我们见到师父他老人家了……”
明月颤声道:“洪大哥,当真是他老人家麽?”心中不禁又惊又喜。当日“九命神医”临去之时,曾遗言当今之世能够治愈明月顽疾之人,仅有洪熙官的师父少林至善禅师。
洪熙官叹道:“他老人家行踪飘忽,向来如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顷刻之间,又不知身在何处?不过他既然还游戏人间,就一定会有迹可寻。我们到杭州之後,便改走陆路,去打家师的至友‘棋隐’前辈,当世之间也许只有他能找到师父的行踪了。”
奉采菱惊呼道:“方才那两个神仙般的人物之中,有一个就是洪大侠的师傅麽?哇,洪大侠真是历害!”神情振奋之极。
奉先异道:“洪兄既然已认出令师,为何不将他留下?”
洪熙官苦笑道:“家师武功盖世,来去如风,洪某怎来得及将他老人家留下?其实,这番我们夫妇二人重返中原,便是为了见师父一面,月儿身患头痛之疾,只有师父才能救她。不过洪某觉得奇怪,以家师的武功,当世之中竟然还有人能与他老人家抗衡?此人倒底是哪一派的高手?”
奉先叹道:“江湖之中,卧虎藏龙,奉先此番真是大开眼界了!”
翌日,奉家的货船抵达杭州码头。
洪熙官夫妇二人随奉氏兄妹进入城内,四人走在前头,一路谈笑风生,後面是几个家仆担著数箱货物。
奉家在地方上也算得是名门望族,素以经营绸缎为主,名下的四家绸缎庄在整个杭州城内亦是首届一首。到了奉先爷爷那一代,更别出心裁的开辟了海外陶瓷古玩市场,财势陡名大增,成为江南有数的名门之一。
奉家府坻座落在北大街。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北大街而去,沿途不时有人殷切的与奉氏兄妹打招呼,兄妹二人皆一一点头回应,神情之中毫无世家子弟的架子。
奉采菱高声笑道:“哇,回杭州真是舒服,洪大侠,明月姐姐,改天采菱带著你们游遍杭州城内大大小小的景点,好不好?”
明月笑道:“有菱姑娘做向导,明月与洪大哥自是乐意之极!”
奉先摇摇头,叹道:“我这个小妹,生性好动,全家人都拿她没有办法!”
奉采菱大声道:“啊!大哥,你真是坏,又当著别人的面说小妹的坏话了!人家不过是想尽地主之宜罢了,明月姐姐,你说是不是?”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瞥向一旁的洪熙官。
明月嫣然笑道:“多谢菱姑娘!”
正在说话之间,倏的从对面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响,行人纷纷惊慌走避。
洪熙官脸色微微一变,上前一步,将妻子护在身後。
一阵骏马狂嘶,数骑人马於众人面前纷纷扬蹄止足。
为首是一位二十来岁的锦衣青年,脸上带著一股骄狂之色,扬起手中的长鞭,戟指向己退至道左的奉家兄妹,大笑道:“原来是奉兄大驾归来,想必此番又是满载而归。这些日子以来,教本少爷好生挂念,采菱姑娘,你又长漂亮了许多!”声音一落,身後众人都跟著狂笑起来。
奉先向前迈入一步,抱拳朗声道:“杜大少爷如此兴致勃勃,定然又是欲出城去打猎了!”
那“杜少爷”吃吃笑道:“不错,不错,本少爷是出来打猎来著,想不到没出城就遇到猎物了,哈哈哈!”目光落在一旁的奉采菱身上,嘿嘿说道:“奉姑娘是否有兴趣陪同本少爷前往啊?”
众人心中一惊,都听到他的话中不怀好意。
奉采菱脸上露出厌恶之色,淡淡说道:“杜少爷请自便吧,小女子对打猎没有兴致!”
那“杜少爷”的身後坐骑上一个家仆喝道:“奉大小姐,我家少爷既然看得起你,你休要不识时务啊!”
“杜少爷”佯叱道:“阿禄,不可对奉姑娘无礼!”目光再次投向奉氏兄妹,皮笑肉不笑的道:“奉兄,奉姑娘,在下容後再到府上向奉世伯请安!”言罢,大笑一声,长鞭猛力的在马**上一抽,骏马痛嘶,扬蹄往前疾冲出去,一行数骑瞬息消逝在长街的尽头。
奉先凝望著“杜少爷”消逝的方向,脸上阴沈之极,久久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