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2)
这一夜,洪熙官露宿於洞外,久久不能入睡。
他的眼前时时浮现出明月那张秀美、典雅的娇靥,柔弱之中似带著一种高贵的气质,教人不敢逼视。特别是在议论朝政之时,她目中神彩闪烁,充满了睿智的光芒,俨然一个经验老到的政客。
这个女人,身上就象一个迷!
夜半时分,一串惨叫声忽然自洞内传出,划破了长夜的寂静。
洪熙官顿时惊醒过来,抄起长枪,箭步冲入洞中。
但见明月躺在草地上,双手抱著头,在地上往来翻滚著,黄豆大般汗粒自额上渗出,面容苍白之极,显然是忍受著莫大的痛苦,口里直叫道:“一娘,杀了我……好痛……好辛苦……”
杜一娘蹲在旁边,面带焦急之色,大声叫道:“小姐,小姐,忍一忍……”双手按住她的双肩。
洪熙官愕然道:“夫人,这是怎麽一回事?”
杜一娘道:“小姐的……宿疾复发了……”
洪熙官双眉微微一皱,大步走上前去,用手迅速封住明月的几个**位。明月知觉顿失,立时平静了下来,沈沈的睡去。
杜一娘的精神渐渐松驰下来,脸上露出疲惫之色。她本来负伤甚重,经过方才这一阵折腾,伤处又有鲜血渗出,疼痛之极,长叹道:“这一次,我家小姐的病又提前发作,杜一娘真是担心她会有事。”
洪熙官目中掠过一抹惊疑之色,奇道:“明月姑娘究竟身患所疾?夫人可否告之一二?”
杜一娘道:“据京城内的医家所言,我家小姐所患头痛之症非同小可,乃是因颅脑之内长了一痞块,淤阻经络所致,绝非寻常药石所能及。起初,这头痛的症状每一年仅出现一两次,但这两个月以来,竟是频频发作,并且一次较一次厉害。京师名医皆是束手无策,是以我家主人才令一娘与凌公公护送她前来洛阳,寻找‘九死神医’失厚非。”
洪熙官沈呤道:“‘九死神医’失厚非?传说此人乃是前朝皇室後裔,性情古怪,行踪飘无定处,恐是很难见他一面!”
杜一娘道:“这一点洪大侠倒不必担心,我家主人早已查出此人现在正落足於洛阳城外的‘药庐’,距此十里之遥。一娘与凌公公本来是打算在昨日带著小姐上门求医,却不料骤遇仇家,凌公公生死未明,若非洪大侠仗义出手,一娘亦已命赴黄泉,大恩大德,杜一娘没齿难亡。”说著,身形一矮,向地上跪去。
洪熙官急忙闪在一旁,说道:“夫人休要客气,洪某愧不敢当!既然夫人身有不便,洪某愿效犬马之劳。”他虽对这主仆二人的来历有所疑惑,但不知为何?心中竟为明月的宿疾担忧起来。
杜一娘大喜道:“一娘再次拜谢洪大侠!”
天明之後。
明月渐渐清醒过来,却仿佛不曾记得昨夜发生之事,言行举止仍是大方得体,教人难得揣测她的心意。
洪熙官静静的望著她,心中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只觉眼前这个柔弱的少女竟是如此紧密的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不禁暗叹道:“我为何对她如此的紧张?难道仅是因为她的相貌与咏春相似?”
“药庐”位洛阳西北方向二十余里的落霞山下,这里地形偏僻,人迹罕至。四周奇峰怪石,林木苍郁,不失为一个清静之地。“药庐”只是两间草屋,搭於峭壁之前,门前悬一横匾,上有题字:“九命换一”。
木门半掩著,洪熙官在门外高声叫道:“少林弟子洪熙官前来求见神医前辈!”如此连叫几声。
里间空无回音。
洪熙官等人推门而入,只见屋里除去一床、一几、数个瓶瓶罐罐之外,果然空无一人。
杜一娘面露忧色,说道:“主人分明已查出‘九命神医’之行踪,岂有不实之理,小姐,你不用担心,我们再四处找一找!”
明月淡淡道:“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明月是不会放在心上!”
洪熙官双眉微蹙,说道:“这里的一切皆纤尘不染,器皿都是刚刚用过,主人一定并未远去,明月姑娘,你怎能如此轻言放弃呢?”
明月闻言,苍白的娇靥上突然泛起一抹异样的神情,幽幽道:“洪大哥,谢谢你!”
洪熙官两道灼灼的目光落在明月的脸上,正色道:“明月姑娘,你一定要记住,在任何因难,任何坚难险阻的面前,你都要坚强,决不能轻言放弃生命!因为,在你的周围有很多人都在默默的支持著你!”
明月娇躯一颤垂下头去,低声道:“你为什麽对明月这麽好呢?”
洪熙官心中一震,移开虎目,大步往门外走去,一面说道:“洪某并不是对你一人好,我对任何一位朋友都是这样!”
明月转过身去,望著他高大的背影,一股难言的忧伤涌上心头。
杜一娘在她的耳边轻叹道:“小姐,你要明白,这是没有结果的……”
明月眼中的泪水再也禁不住夺眶而出。
三人沿山路而去,远远的迎面走来一条人影,原来是一位挑柴的樵夫。洪熙官上前问道:“这位大叔,请问你知道‘九命神医’在何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