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附略·志士辑 > 第三十五篇 练阵

第三十五篇 练阵(1/2)

目录
好书推荐: 虚唐幻道 曹操传奇 第一杂牌军 神游抗战 天地英雄传 破阵记 真幻物语正传 风山云海 异空幻录 骷髅兵日记

郑任之当日看过董卓的密令后,像往常一样,来到营部旁的校场,观看将士操练,一段时间以来他一面与忠心的部下商议前往洛阳的各种办法,一面抓紧时间苦苦练兵,准备随时抓机会展开行动。

全营的步骑将士混合在一起,操练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在这期间,不但操练骑射和诸般武艺,他更着重操演阵法,目的是要将士们养成听金鼓和看令旗而左右前后进退的习惯,以致在战斗中部伍不乱。特别对于新兵来说,要克服战场上的恐惧,只有靠群体坚强的纪律和气势才能克服。

人数有时对军队的战斗力反而是一种负增长,郑任之深明这个道理,他认为练阵,等同于治兵,要尽快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所以他对此格外关心。

今天清晨当他来到校场时,操练刚开始不久,副将李元化站在将台上,手执令旗,正在指挥骑兵变化队形,由圆阵变为方阵。阵形一般以方,圆,锥为主。这三种是在打堂堂之阵时用,依兵力,兵士的战斗力,骑兵的数量不同而定,在韩文若看来并没有多少玄机可言,只要队列整齐既可。韩文若身为天组的一名小队长也在看台上,直接负责重要将领的护卫和传递将令的任务;一般只有武艺和胆识俱佳的亲信兵将才能担任,特别是两军混战敌我不分的时候,完成这样的任务尤其危险,变数极大。

郑任之站在将台上观看,觉得还是不够迅速和整齐。新添的战马平素缺乏训练,只惯于腾跃奔驰,飞越障碍,不习惯列队整齐,随金鼓声进退有序。骑兵操演毕,李元化下令叫大家全都下马步操,让将士们熟悉金鼓和旗号。果然,改成步操,在变化队形时就整齐多了。郑任之随即下令叫韩文若和随他来的卫兵们都参加队伍步操,重新从闻鼓前进和闻锣而退这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开始。

李元化手中的令旗一挥,两千人的部队变成了一字长蛇阵。令旗又一挥,将台下鼓声大震,众人转成方阵整整齐齐地大步前进,并无一人左顾右盼。除刷、刷、刷的脚步声外,一点儿人语声和轻轻的咳嗽声都没有。这一批人是五天前才入伍操练的,其中有少数是新弟兄,已经有这么好的成绩,使郑任之颇为意。

韩文若走在阵列中,一边留意鼓声号令,一边思索着李元化所布步阵的用处,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伍,队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一伍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大致分(按步兵计)刀,戈,戟,矛,弩五兵,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其中加入大盾,弩兵站第一排(近战时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两军对射时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长兵器,戈在最前,以横扫为主,这样可对付对方的骑队战马,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种,矛以刺为主,主要作战对象是对方的作战人员,训练中各伍之间成纵列向前推进,这样配合精熟,基本以长戟,长矛为主要兵器的重阵确实在攻防两面令步兵十分的有效。

校场的尽头是一道快要干涸的池塘,只有大大小小的无数乱石和齐脚的淤泥。近来西北风连吹几天,坚硬的砾石满布在池塘里,当方队快走到校场尽头时,李元化手中的令旗一挥,鼓声突止,锣声代起,方队转身而回。他手中的令旗又向上连挥两下,向左右摆了三摆,方队变成三路纵队,继续在鼓声中向着将台前进。当纵队进到校场中心时,李元化向郑任之问道:“要他们停下来变化阵法么?”郑任之问:“除圆阵和方阵以外,锥阵如何?”

“骑队会用,还不很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